临汾新闻网讯 2020年,蒲县县委、县政府着眼百姓需求作为文旅工作的出发点,着力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以广度的资源共享促进深度的文化惠民,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百姓的文化获得感,用生动实践谱写了文旅融合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篇章,用不懈努力展开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时代新画卷。
文旅“软实力” 展现“硬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蒲县文旅迅速成立“抗疫微信宣传队”“抗疫微信朗诵会”;举办“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主题文艺作品征集活动;开通网上文化课堂;利用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让全县人民居家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实惠,更加坚定了全县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建立防控措施台账,明确疫情防控要点,在假日期间开展文旅市场疫情防控及景区安全有序开放的督导监管。通过建立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专项检查信息反馈机制,安排专人每天将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对县城内文化娱乐场所、涉旅酒店、旅行社和4A景区进行清单式排查、无缝式整改,把旅游景区“控流量、防聚集、重防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假日旅游市场平稳安全有序。
谋划“一盘棋” 展示“大作为”
抢抓机遇、认真谋划,充分发挥文旅优势,积聚力量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13156”目标,打造新坐标、发展新高度,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确定1个目标:实施文旅强县战略,打造文化旅游高地。实施3大工程:总分馆制建设工程、西戎故居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域旅游规划》编制工程。打造1条线路,即“一日旅游”精品线路,开通周末喜相逢快乐中巴。提升“5个品牌”:持续开展好以“乡里乡亲”为主题的“文旅融合”“文站契合”“文社配合”“文校联合”“文企结合”五为一体群众文化活动。扩大1个“绿水青山”影响力:发挥国家级4A景区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五鹿山、昕水河湿地公园、山中全国文明示范村的资源优势,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挖掘“6大文化”内涵:立足蒲县实际,重点打造以道、佛、儒三教融合的“东岳文化”;以蒲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县朝山会”为代表的“非遗文化”;以段云书艺馆、西戎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五鹿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生态文化”;以剪纸、柳编、麦烙画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聚焦“新媒体” 展开“新画卷”
“无直播、不传播”,2020年蒲县文旅局以创新理念吹响“向新媒体进军”的冲锋号,在“新媒体+文旅”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抗击疫情方面,分别举办了乡镇文艺宣传本土作品大比拼和抗疫文创产品征集活动,用新媒体唱响了主旋律;在文旅宣传方面,围绕“在云端遇见宝藏蒲县”“好景好物推介”“蒲县优品”“县长带您游蒲县”做文章,组织策划参与了一系列“助农直播”,在《中国推介》进行了蒲县文旅资源全方位推介,用新媒体做好文旅宣传;在文化体验方面,全年所有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全部进行抖音直播,并以此为引领,策划举办了“非遗”“群星奖”晚会、“三万悦生活·向幸福出发”现场直播等大型节目,现代戏《春暖蒲子山》荣获全国脱贫攻坚优秀剧目、临汾市“五个一”工程奖,并于当年11月参加了由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剧目展演;蒲县人民文化馆荣获全国等八届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集体;《蒲县扶贫之歌》获得临汾市“五个一”工程奖等。
记者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