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四项目上榜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2021-10-21 09:09: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亢亚莉 通讯员 许钦宝 马笑寒)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值此中国现代考古学百年之际,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其中,山西共有5个项目入选,临汾占4个,分别是襄汾丁村遗址(旧石器)、襄汾陶寺遗址(新石器)、曲沃晋侯墓地及曲村——天马遗址(两周)、侯马晋国遗址(两周)。

  在之前公布的入选终评的160个项目大名单中,临汾共有5个考古项目入围,除翼城大河口墓地遗憾落选外,其余4项发现全部入选,可谓成绩喜人。

  丁村遗址是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是由我们国人自己发掘、自己研究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丁村人”和“丁村文化”的发现填补了大陆人类进化中间“古人”的缺环,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是新中国成立后旧石器考古学的里程碑。

  陶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发现,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朱书文字陶扁壶),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礼乐乐器组合(鼍鼓、土鼓),发现了我国第一件金属乐器(铜铃)等等。是我国发现最早最大的城址之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在我国文化遗产中具有突出的价值。

  曲沃晋侯墓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的核心区域,遗址内发现九组十九座晋国早期国君和夫人墓葬、十座陪祀车马坑,发掘出土华丽精美的玉器、青铜礼器、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万余件。墓内随葬的玉器种类繁多,装饰华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玉器。晋侯墓地的发现是二十世纪西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西周断代的标尺,它为确认西周时期晋国的始封地以及晋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侯马晋国遗址是春秋时期、晋国晚期(公元前585年至公元前376年)都城新田所在地。侯马晋国遗址分布面积约50余平方千米,东西横跨9千米,南北宽7千米,囊括了古城遗址、铸铜遗址、祭祀遗址、盟誓遗址、墓葬群等,发掘遗迹共4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0万余件,其中有1000余件“侯马盟书”等。侯马晋国遗址的古遗址群规模大、类型完整,展示了晋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为研究先秦社会变革和晋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

  此次评选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从类型上看,既有聚落、城址、陵寝、墓葬等类型,也有洞穴遗址、矿冶遗址、窑址、沉舰遗址等类型。它们的发现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均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