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我市文学艺术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寓意深远,温暖人心、感人肺腑,精辟阐述了文艺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承载着对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厚重的期许。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在培根铸魂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在明德修身上焕发新风貌,为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贡献“临汾力量”。
“作为中国文联十大和十一大代表,有幸两次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对我来说,每一次都是思想境界的极大提升,每一次都是自我心灵的净化洗礼!”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青萍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文风质朴清新,内涵丰富深刻,让她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名基层文联负责人,我要把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讲学习,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火热的实践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祖国、伟大人民的文艺精品,让璀璨的文艺之光照亮临汾高质量发展之路!”
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市作协主席张行健认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凝聚着文学界的殷切期望,吸引了全社会的关注。张行健说:“作为一名作家、文学工作者,我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用手中的笔呈现出斑斓的动人景观,书写更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地域故事。在丰厚的文化大背景中汲取最真实的生活素材和创作灵感,倾听人民最真实的心声,表达人们最真切的感受,展示他们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以及人性的多元,表现大众的生活轨迹和命运轨迹,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张希恒表示,近年来,我市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紧紧围绕临汾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在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中,创作了一批有质量、有温度、有靓度、有维度、有力度的文艺作品。同时,到农村、进学校、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正能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需求。张希恒说:“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协会的曲艺家们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担当重任,以文艺培根铸魂,用精品讴歌时代,继续讲好‘临汾故事’,把更多正能量传递到群众中去,为临汾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艺承担着成风化人的职责。立德树人的人,必先立己;铸魂培根的人,必先铸己。”市影视家协会党支部书记、主席范娴娉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市影视家协会将组织广大影视工作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坚持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弘扬行风艺德;用最专业的知识、谦虚的学习态度、满腔的热情,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人民故事,创作创新出更多的精品良作。
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旦说:“我们将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团结带领全市摄影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掀起摄影‘走进百姓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热潮,让摄影作品扎根乡村、赋能基层,点亮老家、留住乡愁。积极推进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挖掘、整理、保护临汾的古村落、老字号、老手艺,留住民间瑰宝。发掘尧文化、晋文化,以及底蕴深厚的黄河文化,系统研究摄影创作的方向。同时,加大摄影人才培训力度,引导广大摄影工作者提升理论水平,增强艺术创造力,不断创作出反映人民心声、歌颂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
中国作协会员、山西文学院签约作家梅钰说,习近平总书记给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给予了她创作的自信和方向。作为文学“晋军”中的一员,她热爱脚下的每一寸沃土,热爱每一座高山、每一条河流,热爱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我要以文字为媒介,将目光从‘小我’跳脱出来,重新打量身边的人和事,积极思考‘中国人’‘山西人’作为集体群像,在面临社会大变革的进程中,如何坚守千年文明传统,又如何顺势发生变动,通过对‘守’与‘变’的沉淀、打捞和梳理,探究灵魂的处境,洞烛人性的幽暗光辉,直击社会深层的精神困境与人性维度,将‘现实经验’升华为精神命题,最终使写作获得意义。”梅钰如是说。
记者 孙宗林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