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立开:“传播中华文化,义不容辞!”

2022-04-07 09:35: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江立开退而不休,不遗余力地宣传临汾

  临汾新闻网讯 “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爱我的家乡临汾。”4月3日,在与原临汾地区侨联主席江立开探讨“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传播”时,他深情地说:“传播中华文化,义不容辞!”

  江立开,祖籍在福建省闽侯县,1949年出生于缅甸仁安羌市,1968年10月回国后一直生活在临汾,在他的心里,早已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深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临汾工作期间,江立开服从组织分配,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此期间,他积极宣传临汾、推介临汾。尤其在2000年担任临汾地区侨联主席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宣传“第二故乡”。

  “在担任侨联主席期间,除了积极地引导他们投身祖国家乡的经济建设等工作当中,还要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为有关部门制定侨务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建议。最重要的还要做好家乡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江立开把自己当做宣传临汾的使者,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把一个临汾人对家乡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初见江立开时,他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如数家珍地介绍起来:“这是鼓楼的雪景,这是在夏天拍的,四季变换,美景依旧。俗话说:‘三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提到山西,大多数人会想到煤、醋、面食,但最应该想到的是,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从初来乍到,再到落地生根,江立开的工作生活中,离不开平阳古都的陪伴和见证,除了令人自豪的悠久历史,还有数不完的美景。

  “每次有远道而来的朋友来临汾时,我总会带着他们去壶口、大槐树、尧庙转转,所到之处均受到了朋友们的褒奖。”江立开说,“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记得有一年,广州侨联的朋友们组团来到临汾,想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魅力,于是,我首先把他们带到了吉县壶口,当看到黄河磅礴奔腾的气势时,他们忍不住放声高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视频、留影。”那个让人激情澎湃的场景,至今让江立开难以忘怀,“这里的美,值得更多人看到!这种骨子里的情怀更值得去宣传!”他暗下决心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临汾、了解山西。

  2009年8月,江立开从临汾侨联退休,但他宣传家乡的热情没有丝毫减少。

  “我自己有好多与外籍朋友沟通的微信群,有一次我在一个外籍群里发了一组临汾的照片,有朋友看到后评论道,‘这是临汾吗,这么美?’”“我立马跟他视频聊天,用这种方式让他亲眼见证,临汾的美是千真万确的。”江立开说,在宣传临汾的过程中,他愈发感受到了家乡厚重的历史,令人心醉的美景,还有那魂牵梦绕的乡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江立开表示,这不仅揭示了根、魂、梦这三者的关系,也说明了海外中华文化传播和华侨华人的密切关系。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领略了李白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真实意境,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也被江立开列为亲友组团的最佳打卡地。“一位朋友在看完大槐树的移民情景剧后哭红了眼。尽管在此之前,他对洪洞为何被称赞为‘华人老家’还充满疑惑。”江立开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临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文化、尧文化、晋文化、移民文化、根祖文化等系列平阳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尧、舜、荀子、庄子等先贤在这片圣地上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这些都是临汾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文化自强的优势所在。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在2016年被中国侨联评定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这里面浸透着广大华侨浓浓的乡情,让我更加骄傲自豪。外籍朋友来临汾,我带着他们逛大槐树,游壶口,吃牛肉丸子面。曾经还有云南的朋友找我帮忙,就是把景区的中文宣传语翻译成缅甸语,虽然事很小,但是我都会认真仔细地去做,因为这是在宣传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乡。”江立开的语气豪情满满,他表示只要自己有一点余热就发一点光,就算现在已经是古稀之年,他还是要把临汾宣传者的使命继续担当好。

  记者 亢亚莉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