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1案例喜获“国”字号荣誉

2023-12-09 09:46:5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张春茂 见习记者 郭 媛) 12月7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发布第三批特色经济作物适宜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全省两例入选,其中包括侯马地黄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和重要项目,推动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组织农业农村部特色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对各地在蔬菜、林果、茶叶、中药材生产机械化上形成的技术路线和机具配套方案进行总结,凝练形成了第三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

  据了解,侯马市佳铭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中药材300余亩,年种植地黄50亩。该合作社地黄种植主要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其产量、质量、效益均高于传统人工种植水平。机械化生产路线为:机械施基肥与耕整地-机械播种-中耕及田间管理-根茎收获-产后处理及初加工。通过机械化生产,一年生地黄亩投入成本约3000元,包括种子、化肥、农药、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费用。一亩地可产地黄500至600公斤,按照亩产量550公斤计算,地黄的价格在25-30元/公斤不等,按照每公斤26元计算,一亩地的收入约为14300元。

  市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侯马地黄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第三批特色经济作物适宜品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典型案例,并在全国进行推广,既是对我市农机化工作的肯定,更是鼓励和鞭策。下一步,市农机中心将继续加大农机化工作投入,强化对相关生产模式和典型案例的总结,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减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帮助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