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最早中国’专题区,大家看这是彩绘龙盘,蟠龙身盘如蛇……”日前,市博物馆讲解员张艺凡正在向游客讲述相关文物故事。“今年是蛇年,市博物馆增设了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讲解词也作出了相应调整,加入与蛇相关的内容。”张艺凡介绍。
1980年出土于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盘,盘底用红彩涂色,红灰相间的蟠龙围绕红色圆盘面盘旋,身盘如蛇;汉代彩绘陶壶壶身彩绘了大量神话神仙题材的图案,包括龙、金乌、三头鸟、人头蛇身等形象,充满奇幻色彩……张艺凡利用有趣生动的故事吸引游客,让他们在兴致勃勃中领略华夏古老文化的深厚魅力。
自市博物馆开馆以来,张艺凡就一直担任该馆讲解员。“在博物馆工作,能够不断地学习到新知识。”陶寺彩陶、晋式青铜器、铁器……每一件文物背后的历史典故张艺凡都了如指掌。
“博物馆是‘知识黄金屋’,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守护者。”在张艺凡眼中,讲解员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只有自己先喜欢上文物,才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文物、了解历史。
每天早上,张艺凡到岗位后,便根据预约记录提前准备好讲解器;在服务台接听电话时,做好预约记录以及游客的需求,最后再根据情况及时反馈。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圭表……”上午9时许,第一场讲解开始了。记者跟随张艺凡来到市博物馆一楼“最初中国”展厅,她的讲解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市民侯女士说:“讲解通俗易懂、生动细致,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几千年前的历史和文化,收获满满。”
寒假期间,来市博物馆的小朋友特别多。张艺凡对如何为小朋友讲解文物有自己的体会,“要针对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根据展出的图片或者模型,多讲一些文物背后的小故事。比如市博物馆推出的AR眼镜智慧导览服务、3D裸眼沉浸平台等,通过科技平台,小朋友们仿佛置身于古人的生活环境中,从而亲身体会古人的智慧与神奇。”
春节期间,为了带给游客们更好地观展体验,张艺凡在原有解说词的基础上补充了诸多节日元素,使解说内容更加丰富。“节日里,虽然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增多,讲解任务也增加了,但是面对每一位前来参观的观众,我都会用心去讲解,让每一个人都有所收获。”张艺凡说。
记者 张文妍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