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赵俊堂 孙宗林) 5月21日晚,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上海揭晓,来自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的青年演员梁静,凭借在新编蒲剧神话剧《精卫填海》中对主角“精卫”的精彩演绎,荣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这是临汾市获得的第7朵“大梅花”,也是继任跟心、郭泽民、许爱英、崔彩彩、潘国梁等名家之后,涌现出的又一戏曲杰出人才,进一步巩固了其“中国戏曲之乡”的地位。
中国戏剧梅花奖由中央批准,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共同主办,是中国戏剧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专业奖项。自1983年创办以来,梅花奖以“梅花香自苦寒来”为寓意,每两年评选一次,表彰全国范围内德艺双馨的中青年戏剧人才。本届是梅花奖首次落户上海,吸引了全国62名优秀戏剧演员角逐。经初评、终评两轮激烈竞争,蒲剧演员梁静脱颖而出,与来自京剧、昆曲等11个戏曲剧种及话剧、舞剧领域的14位演员一同摘得这一奖项。
梁静是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的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刀马旦,师承任跟心、苗洁等梅花奖艺术家,以“扮相俊美、文武兼修”的表演风格著称,自12岁以来先后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奖、中国戏曲红梅奖、山西省“杏花奖”等重量级荣誉。多年来,梁静始终怀揣对蒲剧艺术的赤诚热爱,用深厚的艺术积淀,在《火凤凰》《杨门女将》等经典剧目中不断锤炼技艺,最终凭借在《精卫填海》中将传统蒲剧的程式化表演与现代舞美深度融合实现了艺术突破。
从“小梅花”到“大梅花”,梁静的艺术成长轨迹是临汾千年戏曲文化的丰厚滋养与创新培育体系的双重赋能。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临汾古称平阳,素有“戏曲之源”美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全民爱戏的传统,为戏曲人才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戏曲传承发展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构建起“教、学、演、赛”一体化培养体系,形成了“梅花奖得主传帮带、中青年演员挑大梁、小梅花梯队接续成长”的“戏曲生态”。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有6人获得7朵“大梅花”,80余人获得“小梅花”,持续擦亮了“中国戏曲之乡”名片。
临汾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潘国梁表示,临汾将以文化底蕴为根、以创新机制为翼,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让千年戏韵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