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名家 遇见临汾

2025-08-02 09:03: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7月31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作家协会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的“第十届著名作家看山西临汾行”采风活动在我市正式展开。

  当天,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等十余位著名作家组成的采风团,先后走进我市多个景区景点,了解历史文化、感受文明根脉。

  上午8时,采风团抵达尧庙景区。晨光中的尧庙庄严肃穆,作家们拾级而上,在象征礼仪规范的“仪门”前驻足,感受着穿越时空的庄重氛围。

  “这些古柏是活生生的历史,是仍在生长的年轮,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动。”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刘醒龙抚摸着已有700年树龄的古柏枝干,感慨万千。这是他第一次走进临汾这座古城,“‘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句口号深深打动了我。今天特别想说,感谢临汾替我们守住了根,守住了精神的老家。”

  上午10时,作家团来到大云寺景区。当巨大的铁铸佛首呈现在众人眼前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站在精美的琉璃佛塔前,久久凝视。“每一处装饰都美得惊心动魄,尤其是独特的塔形构造。”这位曾专攻美术的作家对塔身的琉璃细节有着敏锐感知,“铁佛的铸造工艺展现的难度令人惊叹,古人的匠心与精益求精更是让我充满敬意。它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化认知,更将成为未来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养分——我渴望让这些与历史对话的瞬间,尽快在文学中焕发生命力。”

  穿越时空,对话文明。下午3时,作家团抵达市博物馆。这座以陶寺古观象台“日月同辉”为灵感的建筑,静静铺展着文明的画卷。

  “走进临汾大地,每一步都充满了惊艳!”文学博士、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徐坤在参观后感慨道,“博物馆四个展厅清晰梳理了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兴盛的历史脉络。尤其‘晋霸春秋’展厅的精美铜器,令人由衷赞叹先民的智慧与生活的精致——其文明发达程度、生活品质追求以及艺术技术的精湛表达,远超同时代其他文明。”

  当晚,作家们前往关帝庙、财神楼街等地继续采风。

  “今晚走访关帝庙和财神街,看到如此壮观的财神楼,还有周边极具现代感的商业场景,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地方主政者的智慧与远见。”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龙一动情地说。他环顾四周,继续道:“临汾现在比我多年前来时更加宜居,整个城市就像花园一样,绿化做得非常好。”

  龙一特别提到:“我正在做一个‘带着唐诗去旅行’的选题,这次来临汾特别有意义。历史上这里是从长安到太原的重要交通枢纽,留下了许多诗人的足迹和诗篇。我希望将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与唐代诗歌联系起来,展现一个更具文化底蕴的临汾。”

  谈到当天的博物馆之行,龙一难掩赞叹:“今天参观的临汾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布展水平之高令人佩服。看到那么多中小学生利用暑假前来参观,孩子们对本地历史和文物展现出浓厚兴趣,这正是文化传承最好的见证。我相信临汾必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本次活动将持续至8月5日,接下来的行程中,采风团还将前往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晋国博物馆、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永和黄河乾坤湾景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隰县小西天景区等我市标志性景点进行采风。其间,作家们将通过实地走访,用文学视角记录临汾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

  “著名作家看山西”活动自2014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展示山西文化的重要平台。本届采风活动结束后,作家们将创作一批反映临汾特色的文学作品,为我市乃至山西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记者 亢亚莉 刘临琦 任怡星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