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暮色渐浓,晚风吹散了几分白日的燥热。7月30日晚,我市第二十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临汾市舞蹈家协会专场的第二场演出在市区九州广场火热开演。舞蹈演员们踏着节拍依次登场,共同开启一场清凉之旅。
节奏明快的葫芦丝声响起,舞蹈《嬉傣》的演员们身着傣族特色服饰,迈着轻盈步伐走上舞台,以灵动的身姿与轻柔的动作再现傣族少女水边嬉戏的场景;《我家住在桃花山》旋律悠扬,舞裙随舞步翻飞,仿佛漫山桃花随风绽放,尽显天真烂漫;《鱼儿欢歌》的演员们化作一条条游鱼,时而摆动尾巴,时而追波逐浪,舞台顿时化作一汪碧水,成为鱼儿的乐园。
台上灯光闪耀,舞台两侧,志愿者们身着红色马甲,耐心引导,维持秩序,热情提供帮助,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消夏晚会最温暖的底色。志愿者张馨匀已经被临汾第三中学校录取,即将成为一名高一学生,她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消夏晚会的志愿活动,能够在假期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现场的氛围特别好,演员们倾情演绎、观众热情配合,让人不自觉沉浸其中。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自己,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之后我还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印度舞《帕莎女孩》的演员们踏着明快鼓点登场。演员们一颦一笑间都透露着印度舞蹈的灵动与热烈,观众们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南亚国度。“我今年七岁了,首次参加临汾市消夏晚会,非常激动。”表演者赵佳颖笑着说,“表演结束后,听到很多叔叔阿姨夸我们表演得好,我特别开心,希望明年还能继续站上消夏晚会的舞台。”
“妈妈,看,第二排的那个姐姐我认识。”观众席上,李屿溪指着台上的一位舞蹈演员对妈妈王慧楠说,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舞台上姐姐们的表演,眼神里充满了羡慕。台上,《茶飘香》的小舞者们身着嫩绿色旗袍裙,恰似茶园里随风舒展的新叶,她们手捧茶盏,指尖轻托杯底,仿佛有缕缕茶香飘出,令人心旷神怡。
王慧楠说:“今天有认识的小朋友参加表演,便带着孩子过来看看。孩子刚刚开始学习舞蹈,期待有一天,她也能够站上舞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风采。”
远处,霓虹灯如星光闪烁,晚会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落下帷幕,这场视听盛宴不仅为市民送来清凉和欢乐,更以舞蹈为媒,让传统与时尚碰撞,让艺术与生活共鸣,为城市夏夜留下难忘的文化记忆。
记者 曹 燕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