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庭,斋号泉堂,师从谷松章、娄红卫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学员,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代表,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临汾印社社长。
胡俊乐,字乐之,号三乐斋。山西闻喜人,教育学博士,龙城书法院创始人。先后师从杨吉平教授、柴建国教授、傅如明教授等。
赵江涛,师从书法家刘旭山先生,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楷书委员会副主任、临汾印社副社长、大宁县书法家协会主席。
王伟平,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书法作品入展(获奖)山西省“首届书法篆刻新人展”、江苏省“第七届书法篆刻新人展”、“赵城金藏”全国书法展等展赛。
冯平章,从事专业书法教学至今。现为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临汾印社副社长,尧都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师从李寅生(尚之)。
张钧,山西襄汾人,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襄汾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襄汾县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
樊林岗,又名樊三林,政协第十六届洪洞县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洪洞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李恒,山西临汾人,受教于左晓明老师,现为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女子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张蕾蕾,山西侯马人,山西省女子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李文秦,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硕士。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汾市尧都区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山山艺术学校/不二山书院创始人。
一直以来很喜欢梁启超先生“趣味”之说:我是一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凡人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如何能有趣味?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余秋雨先生有云: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第一存在,书法是中国审美的第一形态。六十多年的书法实践告诉我,书法就是有趣味的学问,更是有趣味的生活,故书法受众甚蕃。
近日,临汾市书法家协会审时度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重磅推出“临汾市青年书法家十人作品展”,这是临汾青春书法的集中展示,也是书法青春未来可期的示范性引领,既有观赏性,又有学术性。
临汾,平阳之古,尧都之尊。五千年文脉长,十万年祖根深。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古老而充满活力,记载着往昔的辉煌,洋溢着自然的灵韵。帝尧古都,钟灵毓秀,把酒临虚,英才辈出。作为山西书法之重镇,临汾现有中书协会员近60人,其中90后中书协会员有4人;而参展的10位青年书家,正是临汾青春书法的代表性人物。虽然都是80后、90后生人,但在追梦书法的磨砺中,已有十年至二十年的寻梦历程。
青春就是力量,年轻就是资本!
参加本次展览的10位青年书家都是临汾书协第五届理事会成员,也是临汾书法的创作精英和骨干。他们天赋异禀、卓尔不群,有学识、有见识、有胆识,敢折腾、善探索、勇创新。青春不囿于陈规,不惧怕未知。他们与经典相伴、与先贤对话,与古为徒、砚田苦耕;他们尊德行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心有猛虎且能细嗅蔷薇。其书法艺术日渐精进,渐入佳境。他们的书法作品在国展、省展中屡获殊荣,备受瞩目,并为多处古建、古庙、古迹和公共场所题联写碑,誉满三晋。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天下第一流。可以说,这些青年书家用青春的炙热与光芒,托举起书法的青春,以青春的激情为传统的书法艺术注入了时代的活力,撑起了临汾书法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与希望。
张耀庭,临汾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划人之一,并承担具体的组织工作。他毕业于高等院校,师从谷松章等名家。其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于2014年加入中国书协;2019年签约杭州某专业书画公司,每年治印400余方;爱好收藏金石传拓且藏品颇丰。其书法作品亦碑亦帖、融会贯通、不激不厉、风规自远,尤擅汉金文及小字行草书。
王伟平、赵江涛、胡俊乐三位作者,其行草书作品最为精彩。王伟平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初宗二王,旁涉怀素、黄山谷等,几十年心追手摹、不计寒暑,对书法的认知和创作独持高见、非同一般。赵江涛在专注于行楷、行草创作的基础上,兼容北魏墓志及汉隶诸体,笔法灵动稳健、结体舒展呼应,尽显传统与艺术之美感。赵江涛作为大宁县书协主席,组织并承办了多次有影响的书法展(赛)事活动,对大宁县书法事业的发展有突出贡献。胡俊乐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取得了韩国世翰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在书法理论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其多篇论文发表于书法专业期刊,书法作品植根于二王风骨,行草书承袭《十七帖》之简净、《书谱》之流变,书风清健洒脱,于传统中注入个人性情,令人叹为观止。
樊三林、冯平章、张钧三位作者,情钟于楷,学有大成。其作品浑穆大气,令人肃然起敬。三林于北魏墓志、摩崖造像等用功最甚,兼容汉隶、八分,点画峻厚、方圆兼备、结字险崛,趣味无穷。平章喜颜写颜,一招鲜,吃遍天,正如陆游所云:学诗当学陶,学书当学颜。以颜体之厚重,融入何绍基之灵动,恰如其分地展现新时代之精神风貌,雍容典雅、气象正大。张钧创作则以中楷为基,辅之大楷、小楷,应时多变,尤其是小楷作品,承钟繇、王宠一脉,可谓精雕细琢、惟妙惟肖。
张蕾蕾、李文秦、李恒三位女性作者,字如其人,清秀端庄、温婉儒雅,自然与精美绝伦的小楷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大尺幅小楷作品,让观者叹为观止、不忍移步、拍案叫绝。张蕾蕾、李文秦承钟繇、二王、赵子昂、文征明之正脉,源头汲水,悟其精髓。李恒则以篆隶为主,隶宗礼器,旁参乙瑛、曹全、鲜于璜等,华丽典雅,成自家风貌;篆书得力于汉《袁安碑》《袁敞碑》,兼习吴让之,华润俏丽而不失苍劲。细细品鉴三位女作者小字作品,宛如一缕春风,轻轻拂过心田,不禁陶醉其中。几百字、几千字,洋洋大观、气韵通畅、入木三分,唯好文章与好书法不可辜负。正如张蕾蕾所言,“书法是我感知世界的最佳方式,坐下来,凝好神,提起笔……仿佛进入仙境也”。有幸观李文秦微楷作品(每平方厘米4个字以上),在一张名片上可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字字珠玑、一丝不苟。若无火眼金睛,怎可观其形、赏其韵、得其神?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当传统拥抱现代、青春碰撞经典,会迸发出何等美妙的青春交响。
十位青年书家的青春书法展示,是一次非同凡响的展览,必将在临汾乃至山西,掀起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狂风巨浪,正像青春越剧《我的大观园》一样火爆出圈、一票难求(点击量高达77.7亿人次)。本次展览是临汾书协十位青年书家多年来书法实践的阶段性总结与汇报,当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草书、篆书作品较少;文学功底不足,自作诗文较少;专精一体与博涉多优之间的取舍等等。希望所有青年书法工作者初心不改、守正创新,在读书中汲取营养,在文学中提高修养,在书法的传承发展中展示自我、突破自我,假以时日一定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书法很古,但永远不老,在守护与创新中,将焕发出永恒的生命力!
书法,有趣味,更有品位!(侯天元)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