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四剧同启 共创华章

2025-09-04 14:51: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光影临汾,璀璨闪耀。9月2日,《我的眼睛在心里》《名分之下》《蚀影密符》《金尔隧道》四部精品微短剧在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同步启动,这是紧跟我市第二批“百部微短剧计划”的具体行动,也是多方深度合作,集聚全社会力量,激活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实践。

  启动仪式上,四部微短剧创作人员、导演及支持单位代表、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相关负责人分别作了发言。

  其中,《我的眼睛在心里》为横屏短剧,由临汾广播电视台牵手临汾市残联、山西恒富集团倾情打造,故事以全国自强模范、洪洞亚军盲人按摩院院长、盲人按摩师何亚军为创作原型,讲述了一个视障青年不屈不挠、乐观向上、顽强奋斗、奉献社会,在“黑暗”中追寻光明人生的真实励志故事。这是我市首部聚焦残障人士的正能量短剧,旨在讲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生动故事,积极营造理解、尊重、关心残疾人的浓厚氛围,为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微短剧《名分之下》是我市首部法治主题微短剧,全剧聚焦司法公平,由临汾广播电视台联合市司法局深耕细作,细细打磨创作而成,短剧以一位企业家回乡创业后的遗产纠纷为主线,融亲情、利益与法理于一体,剧情扎根临汾,故事、场景、语言都充满浓郁的“临汾味儿”,不仅呈现了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故事,更传递出“法治守护亲情”“正义永不缺席”的积极价值观,旨在通过微短剧这一全新表达形式,为更多人宣传法律知识,共同筑牢司法安全防线。

  微短剧《蚀影密符》《金尔隧道》则是我市在微短剧行业启用AI技术进行创作的全新尝试。其中,《蚀影密符》以曲沃文化为背景,把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悬疑探险相融合,展现当代青年在探索与守护中担当起传承文明的使命。姊妹篇《金尔隧道》是由临汾广播电视台原创科幻小说改编创制,将叙事视野拓展到浩瀚星空,以“诗经行动”展开一场融合浪漫与科幻史诗冒险。两部作品都尝试用AI技术突破传统叙事与视觉的边界,让观众在悬疑跌宕的故事情节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精神。

  《蚀影密符》《金尔隧道》导演、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许琦坦言,“这两部作品是天津美术学院‘空间叙事与媒介融合实验室’团队联合创作完成。它们不仅仅是微短剧,更是一次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验。”

  短剧做媒,营商环境助力,全周期服务赋能,吸引高校牵手临汾,已然激起发展的一池春水。许琦表示:“我们从最初的构想到今天的启动落地,其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以及临汾经济开发区多维度扶持、全流程服务、全景域资源,以及政策赋能和平台搭建的全方位助力,让我们有机会把艺术探索真正扎根在临汾这片厚重的文化沃土。未来,我们希望能为临汾微短剧产业注入新的能量,开辟出更多元的叙事路径和视觉表达,也期待能激发更多关于文明传承、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思考与讨论,通过微短剧形式把临汾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临汾的故事,正通过更多元的形式全新表达,临汾的形象,正通过更多渠道、更多领域全新树立,临汾的声音,也在不断传播。从流量走向质量,临汾“微短剧+”的“新业态”“朋友圈”正不断扩大,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影视公司、关联产业参与到微短剧产业发展中,共创共建,向新而行,临汾微短剧产业呈现蓬勃之势。

  截至目前,我市微短剧基地已吸引64家影视企业入驻,拍摄完成130部微短剧,上线66部,全网播放量突破30亿次,激活了全产业链条,吸引人才回流,拉动了就业,打造了区域文化新地标。

  好剧上榜、新剧上新,光影筑梦,“剧”力临汾。期待更多微短剧落地临汾,为打造“微短剧之城”强劲赋能。

  记者 赵 俊 王 凯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