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临汾人,XX剧需要8男7女群演,请报名接龙……”每当临汾微短剧群演工作群发布招募渠道群演消息时,短短数秒便能完成招募。市民对微短剧参演热情度极高,我市微短剧产业以井喷之式,迎来快速发展。
宝妈变身演员,大学生化身企业家,服装店老板也圆了自己的影视梦……在临汾,和专业演员同台飙戏、过足戏瘾已成为常态。我市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让普通市民亮相荧屏的同时还创造了就业岗位,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有戏拍、有钱赚。
近日,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内人气爆棚,多个剧组正在同步开机拍摄,上百名群演也在剧组开启“过瘾+赚钱”的双重收获。
在微短剧《医生:给自己做手术》剧组,群演许三青的镜头、台词一遍过,刚刚戏份杀青的她忙着卸妆、换衣服,准备赶往下一个剧组。40岁的许三青笑称自己是“华丽转型”。之前是一名宝妈的她,每日围着孩子转,孩子上学后也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看到微短剧产业在临汾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群众演员时,她果断报名参加,顺利通过试镜试戏后,许三青成为了一名群众演员。“我从今年4月份开始接触微短剧的群演工作,目前已经参演了30多部。微短剧拍摄过程很有趣,还让我赚到了可观的群演费,在家门口演戏赚钱的日子让我特别开心。”
42岁的袁海燕在市区经营一家服装店,机缘巧合下也加入到了群演队伍。“我平时闲暇时间喜欢刷短剧,所以看到临汾的剧组招募群演时就第一时间报了名,也很幸运成为了一名群众演员。目前我已经参与拍摄了6部剧,过足了戏瘾。”最让袁海燕感到兴奋的是,“现在我在店里,还有顾客说在微短剧中看到过我,那种感觉特别满足,临汾如今也是星光熠熠,祝福临汾微短剧产业越来越好。”
凭借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加之优厚政策及资金扶持,配备全产业链条服务等,临汾微短剧产业发展呈现蓬勃之势,这股被誉为“数字文化轻骑兵”的新力量,不仅为古韵新潮的临汾文旅融合注入了新动能,更成为吸纳就业、激发青年才俊返乡创业就业的“新蓝海”。
曾在临汾就读大学的吕梁籍“00后”李勇,毕业后选择留在临汾。“我很喜欢影视方面的工作,看到临汾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更加坚定了我留在临汾发展的念头。”如今,李勇也从最初的微短剧群演,一步步进阶为群特、群演领队,除了日常参演微短剧工作,他还帮助剧组招募群众演员,工作充实且快乐。“我在临汾工作特别开心,大家对微短剧支持力度也很大,市民积极报名参加群演工作,政府和商家、企业提供了便利暖心的拍摄环境,这让我愈发对临汾着迷,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轻朋友来临汾发展,和这座潮流有活力的城市一起奔涌向前。”
短剧做媒,城市发力,吸引更多人的脚步走向这里。在另一个剧组,73岁的运城籍特约演员郭太安给临汾竖起大拇指,“临汾太火了,临汾微短剧戏不停!”已经从事影视行业10多年的他,曾在横屏剧中饰演多个角色,两年前开始涉足微短剧领域。“我在临汾已经拍了10多部微短剧了,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座城市有潜力、有眼光,精准抓住微短剧赛道发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剧组来临汾拍戏,增加城市曝光度,让微短剧与城市发展相互赋能。”郭太安说。
微短剧,这股来自方寸屏幕之间的文化新浪潮,正以其强大的产业动能,为临汾就业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截至目前,我市已有超过7000名群演参与到临汾微短剧拍摄工作中,直接解决数千人就业,辐射带动数万人就业。
记者 赵俊 王凯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