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十月的平阳,秋色晕染,汾水潺湲。10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大学校友会,尧都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北大情·平阳韵”北大人的音乐行旅·山西站(临汾尧都)活动在我市举行。一群来自北京大学的音乐人、学者与校友,怀着对华夏文明的追寻与对音乐艺术的炽热追求,走进临汾,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深度文化寻根之旅。这是一次未名湖与汾河水的深情相拥,更是一场现代艺术与古老文明的交响共鸣。
踏访古韵平阳 聆听历史回响
“北大人的音乐行旅”由北京大学校友会发起,一群秉持“因热爱而凝聚、为梦想而行动”初心的北大人,已踏遍全国二十余个省市,持续传递着北大精神中的人文温度与思想力量。北大人的音乐行旅总策划李文胜道出了选择临汾的深意:“临汾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尧文化在这里生根,黄河文明在这里奔腾。希望通过音乐架起一座连接北大与临汾的桥梁,让高校的学术智慧与地方的文脉底蕴相互滋养,让现代艺术在古老土壤中绽放新枝。”
北大校友安然在踏访这片土地后感慨:“我一直在思考北大人的音乐行旅要去向何方,现在我有了清楚的认识。一直以来,北大人都关注‘小我’之外的世界,临汾之行让我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更深刻地认识到所有艺术创作都根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这句饱含温度的邀约,在成员张凡乙心中激起了深切共鸣。首次踏足这片土地的她,在古城墙锣鼓舞台上倾情演绎了《岁月翻过的书》。“选择这首歌,是因为它的内涵与这座古城的气质深度契合。”张凡乙动情诉说,“站在临汾的土地上,我才真正理解了‘回家’的深意。这里的每一处古迹、每一段城墙,都像是岁月翻过的书页,记载着文明的源起与传承。”
北大校友李长鸿对临汾的历史人文魅力有着更为系统的思考。“漫步尧庙,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文明始祖的智慧光芒,更是‘协和万邦’治国理念的当代回响;伫立壶口瀑布前,黄河的磅礴气势让我们读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参观临汾市博物馆,十万年的文明长卷在眼前铺展,从丁村遗址到晋国故地,文明的脉络清晰可辨。”李长鸿说,“临汾不仅是一座城,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深刻认知:明所从来,方知所去。”
这份感悟在北大校友巴特尔心中同样激荡。“汾河公园的生态美景令人沉醉,这座城市既保留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展现出蓬勃的现代活力。”巴特尔赞叹道,“最打动我的是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古老的汾河被赋予了新生,成为市民共享的美丽空间;现代化建设中,历史的记忆得以妥善留存。这种发展理念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汲取创作灵感 谱写时代新声
作为活动发起人,李文胜特为此次行程创作了歌曲《临汾是一种力量》。谈及创作历程,他有着丰富的感悟。“这种力量是多元而立体的。”李文胜深入阐释,“它源自黄河奔流不息的生命力,那种‘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磅礴气势;它源自尧舜德政的文明之光,‘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政治智慧穿越时空依然璀璨;它源自临汾人民‘爱临汾·赢未来’的奋进精神,在新时代续写着辉煌篇章。”
这首歌曲在音乐会的“平阳风韵”篇章中压轴呈现,铿锵的旋律、深情的歌词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随着节奏轻轻应和。
在李文胜看来,发起音乐行旅的初心就是要让音乐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寻找灵感,在更深厚的文化中汲取养分。“音乐不应囿于象牙塔,它需要走向田野、走向民间、走向火热的生活。临汾这片文化沃土,给了我们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临汾本土歌手荀艺华对这次合作深有感触:“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汾人,这次活动让我们本地歌手打开了视野,北大音乐人对临汾文化的深度理解和创新表达,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这次合作将激励我们创作出更多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佳作,让临汾好声音传播得更远。”
此次活动选址临汾古城墙锣鼓舞台寓意深远。古老的城墙见证历史变迁,激昂的锣鼓传递地方特色,北大的音乐人们用现代音乐语言,在这片充满文化记忆的场域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音乐会精心设计三个篇章:“文明溯源”引领观众追寻华夏根脉,“时光流年”吟咏岁月流转中的不变情怀,“平阳风韵”则尽情展现临汾的地域特色。从《问祖》到《黄河岸边的诉说》,从《岁月翻过的书》到《临汾是一种力量》,整场音乐会既是对中华文明的深情回望,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展望。
汇聚智慧火花 赋能城市发展
10月26日上午举行的音乐与文旅融合座谈会上,北大人的音乐行旅成员与临汾本地文化学者、音乐工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这场座谈既是对活动的总结,更是为临汾文化发展建言献策的思想碰撞。
北大校友赵亚辉说:“北大人的人文情怀和理想主义,让我们对历史、对艺术始终保持着炽热的追求,只有关注历史才能走向更远的未来。临汾在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成效显著,我们希望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临汾城市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打造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艺术温度与互动乐趣的文化盛宴。未来,我们将以音乐为媒,以文化为魂,共同奏响尧都文旅融合的华彩乐章。让每一位来到尧都的游客,不仅能看见历史、触摸文化,更能听见这片土地最深情的诉说,在动人的旋律中感受古今交融之美。”尧都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杨鹏表示这次活动受益匪浅。
市委人才办主任张静向北大校友发出诚挚邀请:“真诚希望大家多在临汾走一走、看一看,用智慧的眼光发现临汾的潜力,用沉浸式体验感受临汾的热情、临汾的变化、临汾的魅力。把临汾当作‘第二故乡’,带着更多校友加入我们、邀着更多朋友实地考察,让更多的人才认同临汾、热爱临汾、扎根临汾。相信北大的智慧与临汾的机遇碰撞,必将催生更多可能;我们愿为每一位北大英才搭舞台、给支持,让大家的才华在这里尽情施展。”
这场音乐行旅不仅是艺术展演,更是智慧交融。北大音乐人从多元专业视角出发,为临汾的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北大校友邵夷贝更关注文化传承创新:“临汾的非遗资源丰富,但需要找到与年轻群体对话的方式。我们可以合作开发跨界项目,如‘非遗+电音’、‘古诗词新唱’等,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大情·平阳韵”北大人的音乐行旅·山西站(临汾尧都)活动虽已落幕,但它所搭建的校地合作之桥将继续延伸。这场跨越山水的音乐对话证明,当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的艺术表达相遇,当北大的人文精神与临汾的地域特色相融,必将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文化之花。在音乐的回响中,临汾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