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走出“抓计生促发展”的新路子

2013-12-05 10:26:21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近年来,永和县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统筹安排,综合决策,认真落实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人口计生工作职责,着力强化领导责任、利益导向、人口文化“三项机制”;突出抓好服务体系、信息化体系、队伍作风“三项建设”;积极开展诚信计生、流动人口、网格化便民、优生健康检查“四项服务”,全力打造“春满乾坤,幸福永和”计生服务品牌。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山区贫困县“围绕发展抓计生抓好计生促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在年初全县计生工作会上,县政府与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一把手签订了人口计生工作责任状,把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并对计生工作坚持做到亲自过问、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检查。

实行县领导包乡镇、驻企业,蹲村责任制,现场办公,研究和指导各项计生工作措施的落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严格执行人口计生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从而有力推动了全县人口计生工作的全面落实和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形成了全县各单位、各部门齐抓共管人口计生工作的良好局面。

 

坚持“树亮点出精品”不动摇

 

围绕“整体工作上水平、责任考核争先进、围绕重点抓亮点、单项工作有突破”的总体工作思路,全县人口计生工作坚持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呈现出新亮点,打造出精品工程、特色品牌。一是全力实施全省“三晋康家”工程和全市“华人故里幸福家园”主题活动,打造了“春满乾坤,幸福永和”计生服务品牌。将人口关爱贯穿于服务全过程,开展了早期教育、优生优育、健康生活、奖励扶助等多项活动,全方位、多角度为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二是推进生育文明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全面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爱心资助”大学生座谈会,扎实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促进生育文明、人口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以点带面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以群众参与、民主评议为平台,扎实推进阳光计生行动。开通“12356”计生投诉热线,建立领导接访,重点问题下访,班子成员包访制度,开展育龄群众评计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计生,基层干部评计生“三评”活动,从而确保了计生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四是全力打造宣传教育争先创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5·29”、“7·11等重大节日,大力宣传新型生育文化。在国道上树立计生宣传牌,在县城街道两旁灯箱上制作计生宣传标语,在农村路口装饰计生宣传橱窗,在农户墙上刷写计生标语,使富有个性化、人性化和感召力的宣传内容随处可见,不断提升群众婚育观念,营造浓厚的计生文化氛围,树立诚信计生、阳光计生、温馨计生、和谐计生的新形象。

 

坚持“强保障促发展”不动摇

 

工作推进中,县委、县政府坚持从三个方面着手,着力强化保障。一是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在全县调整选拔干部时,优先对人口计生部门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选拔了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干部充实到计生部门,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在人员编制上,优先配齐县乡计生工作人员,并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人口计生干部,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计生工作当中;二是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在县财政收入微薄,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人口计生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经费、奖励扶助经费、计生基本项目技术服务经费优先拨付,确保了人口计生工作正常开展;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资源共享、信息共用、责任共担、齐抓共管的城镇人口网格化工作新机制,推行“网格中心—社区—网格—楼院”四级管理服务网络,加大城区和流动人口在宣传教育、生殖保健技术服务、维权服务、关爱服务等方面力度,实现了对城区和流动人口全方位管理、无缝隙覆盖。严格落实农村、城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确保奖扶资金全额到位。积极主动为独生子女、计生专干办理计划生育意外伤害保险,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地域意外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各乡镇、各部门在研究制定惠民政策时,也把征求人口计生部门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做到与人口计生政策相衔接,真正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2012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五好”党支部;该县被省人口计生委授予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先进县;被国家人口计生委授予全国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通讯员 赵东亮 葛毅)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