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最近,80后男孩张明为了让父母学会用微信,花了11个小时的时间,手绘了一个详尽的使用教程。教程传上网后,迅速火了,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也触动许多游子的愧疚之心。
今年26岁的张明2010年从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系动画专业毕业,随后在北京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儿童绘画教育。
谈到手绘本,张明觉得很开心,画这个的目的除了教自己的父母,还想能分享给朋友和他们的父母。”手绘本分为7页,从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开始:亲爱的爸爸妈妈,儿子不能时常陪在您二老身边,但愿此册能解决二老焦急的心情,祝愿爸妈生活愉快。”如此暖心的话语加上7页手绘的说明书,让许多网友看得热泪盈眶,被这个超级暖心男孩感动。这份手绘的微信说明书触动了许多网友们的心,也让不少人有所反思。经常听到有人说,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岂不知,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顺。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许等到自己有能力去孝顺的时候,父母早已经撒手人寰。
很多人都说自己太忙,没有更多的时间“常回家看看”,为自己不能常常陪伴在父母身边辩解,一味地抱怨工作太忙、假期太少、应酬太多,甚至抱怨单位制度不人性化……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不易之处,但那都不能作为我们忽略关爱父母的理由,尊老爱老的观念不断在发展,新的社会风尚提倡把对父母的关爱体现在对他们日常小事和生活质量的细致关怀,比如,教父母上网、给父母读读报、陪父母走亲戚、为父母洗脚剪指甲、帮父母整理药箱,检查有效期,处理过期药品,换上新的常备药……自从离开父母独自在外生活、组建自己的家庭,我们开始逐渐远离父母,为了更广阔的未来四处奔忙,留给父母的仿佛总是那个匆匆离去的背影和电话里几句简单的问候,其实我们能为父母做的事真得很多,并不一定要等到“有能力”了才能去做,在日常生活中多为他们做一些实际而有意义的“小事”,也许才是父母真正需要的。
■白洁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质监分局干部职工清理道路两侧花池垃圾
下一篇: 敢打敢拼 临汾汾河龙舟队演绎龙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