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特别的毕业证

2014-03-13 08:31: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贾学义是洪洞县刘家垣镇罗云村一位85岁的老人,这位从洪洞教育岗位退休的老人,求学经历颇为曲折。在贾学义家中,他珍藏着一张解放前的毕业证,这张特殊的毕业证不仅见证了他的求学经历,而且也成了解放前“西北艺校”在临汾的有力见证。

贾学义的西北艺校毕业证已经泛黄,毕业证内由于长时间未翻阅,纸张有些发潮,但整个毕业证完好无损。这张毕业证内写着“西北人民艺术学校第二部毕业证书”,在毕业证书的下方是一个红色篆书印章,印章上的文字同样为“西北人民艺术学校第二部毕业证书”。毕业证中间写有“‘贾剑青’同志,于本校第一期学习。现经鉴核,准予毕业。”毕业证上还有“校长:亚马,主任:米丹,副主任:陈播”,三人的名字下方各有各自的印章。毕业证的时间为“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一日”,毕业证的编号为“戏剧部第十八号”。毕业证书上的文字下为红色底纹,顶部有一枚红五星,中间为红色的文字,内容为“与工农兵结合,为工农兵服务”。

老人名叫贾学义,为什么毕业证上的名字为“贾剑青”呢?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贾学义介绍,贾剑青是他的另一个名字。贾学义老人改名字得从他的求学经历说起。1942年,贾学义考到阎锡山的山西省第三联合中学学习。1946年,该校移至临汾,1947年毕业,当年贾学义考入临汾师范。解放临汾时期,学校学生走散,外出途中不少学生怕遇到麻烦均用自己的化名,贾剑青就是他的化名之一。临汾解放后,学生老师都回到市区,当时考了几个学校。

“1948年五六月份考的西北艺校,记忆中麦子已经泛黄。”贾学义介绍,“当时有好几百学生,学校地址就在现在的临汾一中旁边,我学的是戏剧,学习了3个月就毕业了,后来学校搬到西安,让跟着去,因为家里放不下,就没去。”“当时我们学唱的戏剧有《刘胡兰》《白毛女》《小二黑》等,毕业后我也一直唱,现在上了年纪,嗓子上不去了。”

西北艺校的学习只有三个月,但却给贾学义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贾学义也时常关注“母校”的变化,现在的学校就在西安大雁塔下。虽然没有跟随学校去西安,但贾学义并没有后悔。

当时师范学校恢复后,我们重新编了班级,当时总共两个班,我被编入了后师范1班,毕业后从事了一辈子教育工作,自己也非常欣慰。但西北艺校的求学经历,同样是贾学义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文/图 记者 王隰斌 张春茂)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