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3年最难就业季,2014年迎来更难就业季,进入四月份,各高校毕业生也纷纷进入了求职冲刺阶段,招聘方也纷纷“厉兵秣马”,希望为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虽然双方都是热情高涨,但招聘与求职的形势依然面临两难境地。
◆用人单位:人难招
位于向阳路的临汾人才市场的门外展板处贴满了招聘信息,会场内的展位也早已聚满了招聘方,求职者更是络绎不绝,整个招聘会呈现出火爆的场景。但当记者询问招聘情况时,用人单位纷纷摇头叹气,上前询问的不少,但真正有意向的并不多,有些甚至是父母替儿女来求职的。”某广告公司负责人无奈地说道,本想赶着毕业季为公司输入些新鲜血液,却发现今年比往年更难招人。
“现在年轻人心气儿高。得体面、工资高、时间自由、又不想太累,刚毕业就想安逸,哪有这好事,最后只会落个‘高不成,低不就’。”某房地产招聘主管黄先生发出感慨,现在年轻人基本都是独生子,从小在“安乐窝”里长大,难融入社会,宁愿啃老也不愿吃一点苦。
难招人,同时难留人,某金融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解释,不少求职者进公司前豪言壮语,但呆不了多久又跳槽了,不是眼高手低,就是遇到点困难就“打退堂鼓”,要知道只有脚踏实地,积累一定经验后,才具有选择的余地,否则即使跳槽也不会有很好的工作机会。
◆毕业生:机会少
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的白桦,大四就开始在网上发求职简历,也 经常去人才市场,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大学主修法律,但发现在临汾对口工作少,选择余地小,又不想放弃自己的专业优势。”白桦纠结道,想了想还是去大城市寻求发展,资源比较多,也更锻炼人。
和白桦不同,张嘉是山西大学的一名大四生,但由于考研失利,开始奔赴于临汾和太原各大人才招聘会,也面试进了不少公司,但都呆不长。用张嘉的话来说就是“广撒网,多捕鱼”,只有涉猎多个行业,才能找见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记者采访中发现,像张嘉这种想法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另外还有很多学生是为了追求稳定的工作,努力奋斗各种事业单位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加入“万人挤独木桥”的队伍中。
一面是招聘方抱怨人难招,另一面是求职者感叹机会少,针对此现象,记者采访了山西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赵老师。“求职者热衷的行业与用人单位的人才缺口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导致出现招聘和就业两难的局面。”赵老师介绍,从求职者方面说,不少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将自身价值定位过高,而实际能力又偏低。对此,毕业生应从实际出发,选择力所能及适合的工作,避免眼高手低,调整心态;从招聘方面谈,企业也要多给求职者入职的机会,增加人文关怀,用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魅力吸引和吸纳更多求职者主动前来,同时多增加与求职者的沟通,双方寻找契合点,求同存异,才能真正解决两难问题。
记者 李羿玫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简历“注水”普遍 呼吁诚信求职
下一篇: 本网记者走进西藏楚布寺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