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的一年,市老促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老促会关心支持下,在全体理事共同努力及各县(市、区)老促会以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下,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又取得了显著成绩。
牢记使命,大力宣传老区。继续通过编书写志,立碑建馆,举办展览,组织报告会、纪念会、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挖掘红色资源,宣传革命老区的历史地位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老区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为促进老区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先进典型。市老促会和侯马市老促会组织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彭真故居,瞻仰光辉事迹,鼓励大家学习革命前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尧都区老促会同当地党委及乡老促会带领乡、村干部到苏寨烈士陵园扫墓,还建起临汾战役官雀纪念馆,接待参观者逾万人。隰县老促会与县教育局一起先后在午城中学和罗镇堡小学举行电影讲座和报告会,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霍州市老促会重阳节期间,为评选出的30名对老区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专门举办了一场音乐会,颁发了“银龄之星”荣誉证书,还举办了电影下乡活动,活跃了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安泽县老促会根据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心制作了8块版面,在乡村巡回展出,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帮助农业调产、农民致富。乡宁县老促会与有关乡镇举办文化展览,并深入到台头煤矿等几个企业座谈、回访。市老促会组织的《革命老区重点村》系列丛书,已有尧都、侯马、曲沃、霍州、乡宁、浮山、翼城、吉县、隰县、洪洞、蒲县、古县等12县(市、区)编制完成。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县(市、区)老促会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宣传老区的文章、信息、作品等302篇,编写出版老区史料3559本,举办各类座谈、演唱会、文体活动共198次,节日慰问老红军、老革命、老党员60次、1046人。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对激发社会各界支持老区发展、教育青少年铭记历史,鼓舞老区群众发扬传统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突出重点,强力推进“百千万”帮扶活动。结合全市实际,市老促会在全市开展了“百千万”活动,即在全市老区帮扶100个老区重点村,联系1000个贫困户,培养10000个农民技术员。各县(市、区)老促会都把这一活动真正拿在手上,曲沃县形成了县、乡联村、村联户、村干部帮扶联系户的“联帮抓”活动,把原来一抓六年的石桥堡等3个点,扩为7个点。古县老促会在帮扶活动中,实现了县、乡会长、理事单位三位一体包村帮扶。翼城县在包联的5个村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一村一品;乡宁县老促会在全县10个乡镇中选定了10个科技帮扶示范基地,培育了100个科技示范户,培训了1000名科技带头人并开展技术大讲堂,印发核桃、养殖等技术资料5000余份;安泽县老促会联合县农口单位在冀氏等6个村召开核桃、玉米等栽培技术、科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受训3300余人次。全市各级老促会兴办、协办技术培训班,受训人员达62419人次。市老促会与市扶贫办配合,加大扶贫力度,支持“百千万”帮扶活动。据15个县(市、区)统计,今年实现移民搬迁70村、922户、3758人,投入总额4561万元;连片开发82村,投入总额10718万元;整村推进93村,投入总额5574万元。市老促会与隰县老促会合作,将隰县午城镇上司徒村作为市、县两级老促会的定点帮扶村,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一个500亩玉露香梨试验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全市开展的“百千万”帮扶活动作为促进老区建设的抓手正在稳步推进,其带动效应将逐步显现。
调查研究,全力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市、县两级老促会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以老区脱贫致富达小康为目标,着眼老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群众企盼解决的实际问题,列出专题展开调研,写出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向党委、政府反映。曲沃县老促会先后23次深入联系点进行调研,把调研同落实解决问题相结合,在西杨村帮助解决了发展蔬菜大棚遇到的资金困难;在下陈村和窑院村,解决了浇水管道和打井配套难题;在石桥堡争取到企业投资10万元,帮助建起标志性建筑。尧都区对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老区重点村王斗村等4个村进行了重点调研;对大阳镇兰里村大调产促转型进行了了解;对屯里镇12个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总结了城郊型乡镇率先发展的典型经验,并向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议意见。据统计,市、县两级老促会一年来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193条,被采纳134条。
关注民生,着力为群众解困办实事。去年6月,市老促会同尧都区老促会,通过市九三学社牵线,联系天津市眼科医院下乡义诊团来临开展义诊活动,为420余人进行了诊疗,受到群众热烈赞扬。浮山县老促会对确定的五村、50户帮扶对象,共引进资金2000万元,实施重点项目14个,培训技术人员500人次。永和县老促会组织4名专业人员,聘请县有关部门5名技术人员,邀请省8名专家和3名外地技术员先后15次实地培训枣农枣树管理技术,受训枣农5000人次,培训技术骨干500人次。据对12个县(市、区)统计,一年来老促会帮助引进资金12482万元,募集资金414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6449人,培训农民技术人员62419人;解决饮水问题,修建水窑2303个,水利设施240座,共投资8884万元;解决交通问题,修建公路532公里,架桥13座,共投资14423万元;解决教育问题,修建学校30所,投资4219万元;捐赠老区物资,衣物用品12440件,图书27065册,电脑31台,协助老区经济建设,立项80个,金额96052万元;帮助解决就业人数17576人;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和医务人员下乡,送科技651次,受益63402人,送医药246次,受益53430人,送农资137次,受益30575人,送文化304次,受益201930人。
通讯员 张巨温
责任编辑:秦芳媛
上一篇: 心系山区教育 情系教师健康
下一篇: 高考英语制度改革培训市场是否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