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手上和脚上都长了红色的疙瘩,不会是手足口病吧?”市民田恬女士疑惑地说道,之后她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四人民医院去就诊,结果3岁的女儿被确诊为“手足口病”,但是这两家医院均是确诊后,就不建议孩子在该医院治疗了。5月17日,田恬致电本报,称孩子得了“手足口病”,但是不清楚应该去哪家医院,家长应该怎样做?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我是在前天晚上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发现的,手脚都长了红色的疙瘩,还有几个是水泡,上网一查症状估计是手足口病,第二天赶紧去医院检查。”田女士说道,本来直接想去专医院的,可是一打听被告知,医院不收“手足口病”患者,再问其他几家都被拒绝了,最后才去了临汾市传染病医院,确诊为‘手足口’后,医生表示孩子症状还算轻微,可以在家治疗。”手足口这种病症状不同应该怎样治疗呢?在我市哪些医院接收和治疗这类病人呢?“春夏季宝宝最容易患上手足口病,这种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特别是5岁以下的宝宝较容易得。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等主要特征。”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科长尹保行说,预防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提醒广大家长,预防手足口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很重要。”尹保行说道。预防手足口病的具体做法是,不带孩子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尽量减少与患儿家长的接触;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给儿童洗手;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及时清洗、暴晒或消毒婴幼儿的尿布和毛巾;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最好煮沸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据尹保行介绍,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凡是县级以上的医院都接收,但是病情严重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只能前往市传染病医院。专家建议,目前手足口病进入高发期,病例有所增加,建议家长们要多注意,一旦发现有症状要及时就医。(记者 郝海军 潘华玲)
责任编辑:刘静
上一篇: 风雨兼程为槐乡
下一篇: 5月下旬我市降水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