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宋明星很庆幸当初做了转行的选择,如今他和父亲一起经营的养牛场规模不断扩大。
29岁的宋明星是尧都区河底乡山头村人,自小看着父辈们在田间劳作和养殖禽畜的辛劳中长大。虽然拾亩村是远近闻名的“养殖村”,但和宋明星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大多都喜欢离开家乡去城市或者企业工作,不愿意子承父业从事养殖业。
“现在搞养殖前景很好,你也加入吧!”“我爸养了一辈子牛都没见挣下多少钱,怎么可能有前途。”几年前宋明星面对朋友的建议如是说,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转型,他所在的企业越来越不景气,他想过要外出打工,然而朋友黄俊英养猪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他的想法。
同龄人黄俊英的父亲是养猪能手,在2016年跟着父亲开始从事养殖业,从最开始的12头猪,发展到2019年的100余头存栏量,黄俊英的收入增长明显。看着朋友养殖业搞得风生水起,宋明星终于下定决心,2018年底他辞去了煤矿上的工作,回家跟随父亲养牛。
和父亲想法不同,宋明星有着年轻人的闯劲和魄力,几经考察,他向尧都农商银行河底支行贷款10万元,搞起了鑫乡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将自家的养牛场扩充。“刚开始起步怕拿不准市场,我就先从养繁殖牛入手,大牛生小牛,公的卖掉,母的继续养大,然后再循环,2019年的毛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
宋明星的父亲说,曾经的山头村人只知道辛辛苦苦养好猪牛羊,却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发展。“我搞了这么多年养殖,现在终于明白,无论是繁殖牛还是育肥牛,只有扩大规模,才有前景。下一步希望在农商行的支持下,我们可以扩建养牛场,带动更多的村民将养殖往规模化发展,让‘养殖村’名副其实。”
相比种植业,养殖业一度是贫困户无法触碰的行业,但是农信的金融力量支持让很多人敢想敢干,实现梦想。“我家曾经家徒四壁,政府的扶贫政策给了我信心,农商行的资金支持给了我动力,虽然刚开始养羊遇到了挫折,但是努力学习技术后,我有信心继续干下去,去年我的羊增加到190只,今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古占龙凭着自己的努力,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在养殖业大军中也占得一席。
“好的产业可以带动农户发展,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是农信人的职责。”河底支行客户经理庞君民说,河底乡拾亩村山头组常住23户100人,有贷款15户,金额55.9万元。
如今,山头村里养殖业让家家日子日渐红火,年轻人搞营销,老人凭着经验,为自家的养殖产业提供技术保障,“养殖村”升级后会越来越好。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