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曲沃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40%,蔬菜人均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38%,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0%,认证农产品达到34个,蔬菜产业步入黄金季,成为全县发展最快、效益最高的农业支柱产业,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纪元。在这其中,曲沃农商银行多年的倾心支持功不可没。
整村授信方便群众
“今年我没有花钱就把菜全种上了,以后的生活更有奔头了!”乐昌镇南吉村村民王智贵在蔬菜地里忙碌地采摘着长熟的黄瓜,准备拉到菜市场上去批发。他说的不用花钱的项目,是曲沃农商银行为辖内的客户提供的整村授信业务。王智贵种植蔬菜多年,去年曲沃农商银行为他授信了8万元的信用额度,使他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随时能够得到资金的支持。王智贵说:“自从给我授信以后,缺钱的时候随用随取,有了钱以后马上就能还款。”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曲沃农商银行始终坚持“因农所需”的原则,创新科技平台,优化信贷流程,创新推出“沃晟”系列信贷产品、三农备用金系列产品,实现了“限时办贷、限时服务”的“一站式”办贷流程,同时结合整村授信工程,使广大群众办理贷款立等可取,就像取存款一样方便。
随着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要求的逐步提高,曲沃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因时所需,制定惠农方针,即设施蔬菜园区农户贷款利率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即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提高授信额度;“延长”即根据农户需求及农业生产特点,将贷款期限延长为1年至3年,有力地支持了蔬菜园区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社农情感,并每年组织开展“送资金、送科技、送文化”三下乡活动20余次。
农商银行连接商农
在北董乡的曲沃县盛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永庆指着冷库里储藏的瓜果蔬菜高兴地说:“靠着曲沃农商银行的资金支持,我们公司解决了平时收购农户蔬菜时的资金困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良性道路。”曲沃农商银行通过农银、银企合作关系,利用自身客户资源,多次组织召开三方座谈会,为客户和菜农牵线搭桥,在支持农民增收、方便客户购菜的同时,进一步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方式。
“现在是资金也不愁,销售渠道也不怕没有。”北董乡下郇村大蒜种植户王彦宾高兴地说,以前发愁大蒜种出来没有收购商,现在好了,不仅不愁销路,曲沃农商银行授信20万元的信用额度,又承包了50亩地种植大蒜、洋葱等农产品。对于北董乡的蒜农来说,现在种植大蒜是越来越有劲头。因为啥?现在乡里大蒜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连成了片,只要到了收获的季节,在地头就能够卖出去。
无独有偶,下郇村村民马国刚说:“现在不仅田间地头有客商收购,就是有蒜农没有把大蒜卖出去,曲沃农商银行也会在他们的客户中帮助我们寻找蔬菜收购的客商。”
随着蔬菜大棚新式园区的日益兴起,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曲沃农商银行采取“随农而变”的工作策略。在具体工作中创新工作方式,针对蔬菜大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协调农林局、房产局、土地局等有关部门采取“土地经营流转权”“棚权抵押”的新方式解决蔬菜大棚集约化生产形成的资金缺口,更好地支持特色农产品基地、新式设施蔬菜园区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设施蔬菜专业化、规模化、高效化生产的资金需求。
雪中送炭助力发展
“今年能有这么好的收入多亏了有曲沃农商银行的帮助。”正在地里修剪樱桃枝条的种植户李云刚感慨地说,去年在种植樱桃的时候,在曲沃农商银行申请了6万元的贷款,让他有足够的资金打理樱桃树,今年樱桃也是个丰收年,3亩地的樱桃就收入了6万元,这下就能够把剩余的贷款全部还完了。
今年三月,曲沃县茂发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因受疫情影响,面临着地黄、丹参、白芷等中药材采购货源紧张、资金短缺,无法为长期合作伙伴正常供应货源。得知这一情况后,曲沃农商银行以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为己任,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引导作用,开辟绿色通道为其提供支农再贷款1000万元,节约融资成本90余万元,为涉农企业、合作社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6月末,曲沃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支持蔬菜种植业贷款34.56亿元,使2000余农户受益,实现了黄瓜、西红柿、茄子、苦瓜、辣椒等多品种蔬菜连片种植,市场销路广阔,近销临汾、运城等周边县市,远销北京、太原、郑州、西安等大城市,在满足市场需求,保持供需平衡的同时,使农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座蔬菜大棚的年收入均在4万元左右。
曲沃农商银行对蔬菜产业的大力扶持,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居民“菜篮子”、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记者 刘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