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联社里砦信用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纪实

2020-08-19 09:12:2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葡萄架上累累硕果,桃树枝上艳红一片,高颜值村落里游客笑脸盈盈……变着花样地发展农业,一步步洗掉尘土,焕发出乡村美景。在翼城县里砦镇,“旅游+农产品”的发展模式蓬勃发展,翼城联社里砦信用社步步紧随鼎力支持,让乡村朝着振兴的道路迈进。

  农兴“家”业旺

  “北续的桃、开化的甜瓜、天马的葡萄、神沟的红薯、上韩的苹果……”这是在里砦镇多年流传的顺口溜,各村有各村的特色,有“实力”也有名气。

  北续村人有种桃的历史,近几年品种不断更替,随着旅游的“加码”,村民不再仅仅依靠种植增收。“最开始我是经纪人,为村里的桃子找销路,后来又开始自己种,我种了30多年,以前的品种产量低、品质差,后来村里成立了北续果业合作社,大家一起不断地尝试摸索。2009年,为了扩大种植规模,我从里砦信用社贷款5万元,我的桃林有保障了。”北续村会计李文忠表示,“北续桃花音乐节”的成功举办,激发了村民的自信心,全村300多户人,几乎家家有桃林,户户飘果香,2000多亩的桃林让北续村出了名。

  名气带来了火热的旅游资源,还有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看着如火如荼的桃林发展,村民张若青终于按捺不住开始种植桃树,10亩“春雪蜜”在雨水滋润下丰收了,他也跟着挣到了钱。“桃树生长得投资到位,科学管理,才能有好收成。我现在也加入合作社了,欢迎大家以后来赏桃花、吃桃子。”

  北续村桃花文化旅游节激发了村民致富的热情,翼城联社里砦信用社送来了福音。该社先后扶持鲜桃种植户25户,扶持资金130万元;苹果种植户13户,扶持资金74万元;餐饮服务3户,扶持资金49万元……这些数字是农信服务农业不懈的努力,是对农民致富最强有力的支持。

  “颜”美旅游火

  “老曹,咱这村里越来越美了!”刚进村,翼城联社里砦信用社客户经理胡二峰就发出感慨。“不光美了,还有很多好东西呢。”接话的老曹是阎村党支部书记曹志强,他指了指村中正在修建的石磨面加工厂房,细数起阎村“颜值”的变化。

  阎村,全村仅有450口人,是一个典型的小村、偏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以前村民收入低,缺少主导产业,村里垃圾到处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们日子不好过,怨声载道。”曹志强带着大家从改变环境开始,村子很小,但规划有序,错落有致,似小家碧玉,隐世而独立。

  村子干净了,人也跟着有了心劲,主导产业给了村民们更大的自信。阎村发展富硒苹果园、红薯、鲜桃等种植产业,里砦信用社为村民们提供资金支持,动力加努力,换来了农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的开发,让农产品借着“东风”飞出山村。“书记带着我们干,从村里最脏最乱的地方开始,废弃宅基地变成古槐秋千祈福广场,庙东垃圾场成了竹林公园,村里处处都是景点,我们也跟着受益。”村民郭海燕不仅可以照料家里的地,还在村里的旅游节上卖起了特色砚儿馍。

  阎村有“颜”了,村民笑开颜。冯少林是第一个回村的青年,因为有厨师的手艺,他在村中发展旅游时有了用武之地。“书记叫我回来搞饭店,看着村里的变化,我也充满期待,从信用社贷了5万元,我的石姑山饭店就开起来了。研发的红薯宴远近闻名,更加激励我去创新菜谱,下一步将继续扩大规模,为我们村的旅游贡献力量。”

  农旅大融合

  阎村成为了游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场所,还举办了全国性的农民丰收节,在这期间,里砦镇和其他乡镇的农产品被展示,让游客们赏景的同时看到了优质的农产品。

  “阎村全国出名了,成了田园游学基地,成立了全县第一家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砦镇的其他村子也将会因旅游而发展。”曹志强说,翼城县里砦镇适时提出了里砦镇石姑山生态庄园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这是以神沟石姑山、石姑庙、龙呤泉等村为核心的石姑庄园田园综合体,将里砦镇的自然文化资源综合起来,让农业和旅游融合起来。

  “农业+旅游”的模式带来了如火如荼的乡村发展,翼城联社里砦信用社也紧紧相随。在张桥村原有120座日光温室及167座拱棚的基础上,支持160万元资金对蔬菜园区进行提质改造,新建了高标准日光温室26座,建成百万公斤级蔬菜园区;为胜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入信贷资金25万元,对6座日光温室大棚进行升级改造,该公司收益大幅提高;北续村阎村的蔬菜采摘园区计划,里砦信用社目前已考察7户计划对符合条件的5户授信40万元进行资金支持……在农业振兴的道路上,里砦信用社的金融服务从未缺席。截至目前,里砦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2132户、金额9836万元。农业兴、旅游旺为乡村振兴插上快速发展的翅膀,里砦信用社的金融力量则助其乘风万里。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