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碧蓝如洗的天空与连绵的群山相互辉映,大片大片的苹果树,错落干净的绿和点点娇艳的红,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这是吉县中垛乡安坪村的美景,早熟苹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出漂亮的颜色,等待着丰收的到来。
“今年丰收在望,就等着经销商来收果子了。”村民杨新龙忍不住夸赞起自己的果子。“你们看,这颜色多漂亮,果型也好,吃起来绝对甜!今年的丰收少不了咱农商银行的功劳。”近几年苹果遭遇天灾,导致减产,总是在紧要关头,吉县农商银行中垛支行送资金、送服务,度过灾年迎接丰收。
杨新龙有18亩苹果树,其中400棵品种是“富士”,100棵是早熟品种“美八”,每年在化肥、农药和果袋上需要花费4万元左右,忙碌的时候需要雇人干活,周期较长,开支不少。“前期的农资是必要的固定投入,但是到了后期遇上个霜冻、冰雹天气,欠收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下一年的种植。前年遇到减产,去年春季我实在拿不出钱购买农资,农商行的3万元小额扶贫贷款救了急,这才维持下来。今年套了14万袋,预计收益在6万至7万元左右,雨水好,苹果长势也不错。”
相比等待收获的村民,杨世军的早熟苹果刚刚摘袋,只见他握紧手中的喷药器,将每棵树都仔细喷上农药,等待阳光晒出果子的颜色。杨世军的12亩地均为早熟苹果,再经过十几天的日晒后就进入了采摘期。30多年的种植经验,加上爱钻研技术,杨世军总是敢于尝试,除了给村民指导技术外,自己还试种新品种。“这次种的品种叫‘中秋王’,个头大、着色好,今年雨水充足,果子产量较高。”
安坪村位于吉县西南部,全村有446户人,共有耕地面积4200亩,其中主导产业苹果的种植面积为3500亩。“十几年前,我们村平均每人有2.5亩苹果园,仅仅苹果收益每户每年达1万元。但没有找到最佳品种,产量也无法进一步提高。”安坪村党支部书记高立德表示,下一步将对全村苹果树进行提质增效,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收益。
村民们告诉记者,每年到了苹果收获的季节,安坪村满山遍野的苹果一片绯红,这时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来自各地的大卡车、小汽车,长龙般排在路边等待,将苹果装箱打包运往店铺。这些丰收景象里,吉县农商银行中垛乡支行的背影不可或缺,该行始终关注老百姓的需求,目前给安坪村发放贷款92户,贷款余额961.64万元,其中扶贫贷款25户、金额98.69万元。数字在变,不变的是农信人的为农之心。
记者 潘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