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每天早上6时,古县古阳镇安吉村的高海红和父亲早早起床,开始了猪场一天忙碌的工作,清理猪舍,给猪饮水、喂食……把猪场打理得井井有条。
“多亏了政府的支持,还有古县农商银行古阳支行4万元的扶贫贴息贷款,我才能建起猪舍。我相信在政府的帮扶下,我的养猪事业能够越做越大。”高海红看着猪舍里茁壮成长的小猪和马上就快要出栏的猪,话语里充满了信心。高海红家中有2个孩子要上学,他自己又患病,平时靠在外打工维持生活,当时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2016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贫穷的帽子戴上了,就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去摘掉,不能过‘靠、等、要’的日子。”高海红寻思着。如何脱贫?高海红说,当时也不知道做什么,还是在父亲的提醒下,才开始养猪,因为他父亲一直养猪,有经验,只不过平时只养三四头,没有什么规模。
高海红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还是养猪,因为养猪周期短、见效快,能够尽早实现脱贫致富。说干就干,高海红和父亲买回10余头猪崽和两头母猪,眼看着就快出栏了,可是因为没有管理好,猪生病死了,当年全赔了。高海红说:“当时一下子就灰心了,感觉天都快要塌下来了。幸亏父亲的安慰,才渡过了那段困难的时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高海红重拾信心,又把猪舍收拾了一遍,经过三个月的消毒,买回一批猪崽,这次他对猪舍严格管理,通过悉心维护,2018年,猪全部卖出去,才有了第一笔收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海红的养猪之路逐渐步入正轨,两次扩建猪舍,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到了2019年,猪肉价格大幅度提升,更是让高海红增收不少,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科学养殖,现在存栏20余头,还有5头母猪。高海红说:“经过几年的喂养,现在也开始自繁自育了,大大节约了成本。”
“前两天刚卖了几头猪,收入了1万多元。”谈起现在的收入,高海红高兴地介绍,现在生猪的价格到了每公斤30元,马上还有几头猪要出栏,又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有了政府的好政策,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想不脱贫都难,我们现在算是赶上了好时候。”看着自家猪舍里的这些“家底”,高海红感觉生活都有了奔头。
“经过这几年的养殖,现在养猪也步入了正轨,猪舍里这20来头猪,我父亲一个人就能够照顾过来,现在我准备再出去找一份工作,为家里再增加一份收入。”高海红说,照现在这个发展势头,这一年光是养猪收入就能够达到8万余元,脱贫致富根本不是问题。
记者 刘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