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洪洞县淹底乡柏庄村,提起寇太平和他的养猪场,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年来,寇太平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过硬的养殖技术,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如今,他的养猪场已经拥有100多头猪,年出栏量超过了80余头。
贩猪赚得第一桶“金”
见到寇太平的时候,他正在自家的猪圈里仔细查看猪的生长情况。他说:“这是多年的习惯了,一有时间了就想看看猪,查看它们吃食的多少,需不需要打防疫针。”在猪圈里出来后,他说起了养猪的辛酸历程。
寇太平回忆,17岁时他就在外边打零工,但挣不了多少钱,结婚后,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看着零碎的收入,一天到晚还忙得团团转,他心里很是着急。
“结婚了,自己组建了一个小家庭,不好意思再找父母要钱了,而且自家家里用钱的地方太多,必须得做一份正儿八经的工作了。”寇太平与家人商量,决定出去做一个卖猪和买猪的“中间人”。
说干就干,寇太平每天骑着自行车,在周边的村子里转悠,遇到哪家卖猪他就把猪买回去,再把猪卖到屠宰场,每天跑得不亦乐乎。贩猪一干就是十几年。用寇太平的话说,贩猪直接改善了家里的经济情况,为他赚取了第一桶金。
改行养猪勤劳致富
寇太平介绍,贩猪给他积累了很多经验,只要一看猪的大小、眼、皮毛就知道这个猪是不是健康的。就是因为有这些经验,在县畜牧局招聘防疫员时,经过层层筛选,他被选为村里的一名畜牧防疫员。
“一开始,对于防疫方面的知识,我就是自己平时贩猪时学到一些经验,和县畜牧局经常组织一些培训课,这才使得村里谁家的猪、羊有了病,我才敢上门去服务。”这份防疫工作,寇太平一直干到现在。
看着别人养猪都有不菲的收入。2012年,不甘平庸的寇太平也决定改行养猪。“当时觉得自己有防疫技术,还有贩猪积累的经验,养猪肯定能行。”寇太平说。于是,选地方建猪圈,并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在熟人那儿买回了猪。从喂养到打扫猪圈,从猪的防疫到育肥,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悉心养殖,寇太平悉心喂养的肥猪终于出栏了。正好赶上市场的好行情,生猪也卖到了每公斤4.5元多,第一年,卖出去的肥猪给他带来了颇丰的收入。
不过,养猪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2018年,由于市场的行情不好,导致这一年赔了钱。寇太平平静地说,不能因为这一次没有卖到好价格就气馁。2019年,猪肉价格大幅度飙升,寇太平又赚了个盆满钵满。
扩大规模收入倍增
养了8年猪,寇太平信心越来越大,他不满足于现状,扩大养殖规模成了他的心愿,今年洪洞农商银行淹底支行给他授信了10万元。寇太平说:“这下更好了,首先资金不用愁,场地在现有的猪圈外围再扩大一圈就足够了。”
“现在市场的行情一直持续上升,生猪的价格每公斤达到了9元,这更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现在场地、施工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工人上门给我建猪圈了。”寇太平指着猪圈周边的施工材料高兴地说,不仅要扩大养殖场的规模,还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对要建设的养殖场清晰地进行了划分,有生产区、饲养管理区及粪便堆存处。
在寇太平的养殖场内,他还建了专门的繁育室进行仔猪繁育。“经过这么多年的养殖,大大改善了我的经济状况,让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寇太平信心满满地说。现在寇太平不仅养猪还养羊,用他的话说要多方面发展,奔小康的步子才能迈得更快。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