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这次把这笔贷款还完,也算是了结了我一件多年的心事了。”近日,李三娃(化名)来到隰县农商银行营业部,把拖欠10多年的3万元贷款交到隰县农商银行营业部总经理王燕的手中,同时感谢她为其家人寻找工作,增加收入。
李三娃家之前种有果园,管理的一直挺好,收入也不错。2009年因急需用钱,在隰县农商银行贷款3万元,后来因经营果园不善加上自然灾害,导致果园减产,生活入不敷出,已经无力偿还贷款本息,逾期后形成不良。
全省农信“四大战役”全面打响以来,隰县农商银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紧紧围绕打响“清不良”反击战,提高站位、迅速动员。在多次电话催收无果的情况下,王燕决定组织人员进行上门走访。走进李三娃的家,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土窑洞,但是院子屋内收拾得干干净净。见到他们的到来,李三娃赶紧招呼着他们坐下。王燕上前亲切地说:“大爷,我是农商行的王燕,我给您打过很多次电话了,过来说一下您贷款的事情!”李三娃了解清楚来意以后,叹着气说道:“我不是不还,实在是没钱。前几年我生了病落下后遗症,家里的钱都给我治病了。老伴还得照顾我,现在就靠每个月200块钱的低保钱生活。”听着李三娃的困难,王燕又仔细地询问其孩子的境况,想从其孩子身上寻找突破口。李三娃说:“现在孩子的生活也不好,家里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临汾做生意前几年赔了十几万,到现在还没有缓过来。二女儿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孩子,打零工维持生活也不容易。一大家子的日子都不好过,我实在开不了口向他们拿钱。”说着老两口潸然泪下。
眼看这种情况,王燕并没有气馁,她选择继续跟进。经过多天的走访和打探,核实了李三娃说的情况。既然贷户家庭有困难,那就从帮助贷户增加收入入手。王燕联系了县里的月嫂中心为李三娃的女儿积极争取到了就业的机会,又协调驻村干部给李三娃的老伴找了个村保洁员的活,这样既能照顾家里,又增加了收入。
过了一段时间,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李三娃拿着钱对王燕感激地说:“我今天来就是还贷款来了,这笔钱是我跟亲戚们东挪西凑借的,先把咱们农商行的贷款给还上。当初申请贷款的时候,你们能够及时地帮助我,现在又在你们的帮助下,我的孩子和老伴都有了稳定的收入,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现在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让我还得有底气、有信心,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清收贷款绝非易事,遍布荆棘,充满阻碍。”王燕说,虽然有困难,但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正是在这种“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的思路下,王燕及时为不良户谋出路,为清收不良工作打开了一种新的工作思路。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