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丰收时节,在广袤的平阳大地上,粒粒饱满的玉米铺满院落,破土而出的红薯装满货车,鲜红透亮的苹果堆满仓库,相互簇拥的辣椒迎风招展……红色、黄色、绿色的强烈视觉冲击,都在庆贺这个丰收的季节。这处处丰收的喜人场景,凝结着广大农民的辛勤劳作,更与尧都农商银行息息相关。
传统模式持续支持
进村户、入社区、下田地,这是尧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奔赴在授信路上的活跃身影,“整村授信”是金融支农惠农的重要渠道,尧都农商银行依托传统的服务模式,将整村授信作为支农惠农的责任担当,为农户带去金融“活水”。
用脚丈量,用心服务。尧都农商银行三农事业部与全行18家“三农”支行、29个支农网点,多年来将金融服务扎根在老百姓身边。“通过集中管理、专业作业,在前端营销做加法,在审批终端做减法,对全区24个乡镇、1125个自然村、15万户农民、387个合作社实现服务全覆盖。”三农事业部总经理栗红梅介绍,每名基层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送金融服务进农村、进市场形成常态化模式,在整村授信服务方式上不断探索,在用信需求上做好文章,让金融服务真正润泽老百姓的心田。
整村授信的脚步不停,助农的金融服务热情不减。截至2020年9月末,尧都农商银行累计为辖区农户评级授信44898户、16.65亿元;累计用信8268户、7.61亿元,涉农个人类贷款较年初新投放3059户、新用信金额21730.24万元。
创新产品量身定制
“看,这是我们社员地里刚出的红薯,颜色多好看,个头还大。”近日,在尧都区县底镇翟村,晋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芦学斌拿起红薯仔细端详,前来做入户调查的县底支行工作人员也纷纷拿起刚出土的红薯,“今年的红薯看着比以往长得都好,你们如果有资金需求随时可以申请。”
贾墙红薯、上官无花果、道东苹果、合理庄葡萄、翟村黑小麦、翟家庄土鸡蛋……对于当地特色农产品,县底支行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在工作中,尧都农商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金融力量的作用。通过整村授信的评级授信等走访工作,充分了解到农民的需求,然后为农户量身定制“惠农”系列金融产品,做到助农全覆盖、更深入。
“我种植的平菇最近又该收获了,疫情期间没有销路的时候,为了维持大棚正常运转需要资金,可是又没办法上银行办理贷款,偶然看见尧都农商银行的微信公众号发的专门的种植贷款,我就试着问了一下,没想到还能直接网上申请。”在尧都区刘村一家蘑菇种植场里,负责人王先生正在指挥工人采摘、装箱。像王先生一样,很多农户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行业,选择了专门的“惠农”系列贷款产品,产品以利率低、期限灵活、额度高、担保方式多样、用途广泛的五大优势真正惠及农户,让有信用者均可贷款。截至目前,惠农贷线上申请共222笔、金额1146.88万元。
“线上”发展助力农户
创新产品为助农量身定制,线上申请办理贷款让金融“零距离”,多渠道拓宽销量让支农惠农更暖心。在尧都农商银行的帮助下,枕头的土鸡蛋和土鸡、魏村的软米蒸饭、一平垣的核桃、县底的无花果、大阳的苹果、汾西的黄粉虫等优质农产品纷纷走进“晋享惠民中心”线上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广,走向了全国的大市场。
“香菇怎么卖啊?”“来,大伙刷一波!”尧都农商银行的直播首秀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在金殿镇的直播现场,员工化身网络主播,在带货的同时还讲解了整村授信相关知识、兴农快贷申贷流程,首次直播收获颇丰,金殿香菇、千禧樱桃小番茄、水果小黄瓜、柳苜芽等新鲜的农产品“带货”成功,同时还线上对客户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响应,同步线下“双渠道”解决客户需求,直播当天共收到整村授信线上申请表单265份。
首次直播“尝鲜”后,尧都农商银行的第二场直播气氛更加热烈,在贾得乡举行的直播无花果系列产品中,当天售出无花果鲜果164公斤、果干38份、冻干66份、茶叶45份。
尧都农商银行将金融服务的触角不断延伸,线下扎实推进,线上倾情助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拓宽本土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确保了农户的稳收增收,绘就了一幅幅丰收的图景,以实际行动普惠助农,使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