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冬的气息掩盖不住侯马市高村乡西高村村民贺云胜火热的心情。走进西高村,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一阵阵芬芳的泥土气息和蔬菜的清香扑鼻而来。在一处蔬菜大棚内,贺云胜正在采摘成熟的西兰花。西兰花一颗接着一颗,一行行郁郁葱葱,看着大棚内的丰收景象,他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笑着说:“现在正是西兰花收获的季节,自从建好蔬菜大棚以后,蔬菜产量高了、价格上去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昨天菜商打电话预订了50公斤的西兰花,今天必须得给人家准备好。”贺云胜一边不停地采摘西兰花,一边高兴地说。贺云胜是本地蔬菜大棚种植最多的一家,他家有66座大棚,种有辣椒、香菜、油菜等各种蔬菜,由于蔬菜种类多,周边的菜商经常来他家收购,一点也不愁销路。
“咱是农村人,也没有什么手艺,这么多年就是靠种地为生。”贺云胜说,一座大棚一年能为他带来1万元的收入,他不仅仅种植蔬菜,还种植西瓜,“以前每年都只是种西瓜,西瓜卖完以后,大棚就歇下来了。后来想想长期这样下去不行,每年大棚到8月份就闲下来,在家这么坐着也不是个事,况且自己也闲不下来,就琢磨再种点别的农作物增加收入。”
“经过考虑,最后还是种蔬菜比较好。因为蔬菜全部采摘完以后,刚好可以接着种西瓜,一年下来还能有不少的收入。”贺云胜说,由于他种的西瓜是早熟的新品种,不会因为种了西瓜而影响别的农作物。
“种植蔬菜,可是一门学问,只靠干劲足还不够。”贺云胜笑呵呵地说,为学习种植蔬菜技术,他还专门进行了学习。“蔬菜种植不能只考虑生长得好不好,还得注意市场的变化,有时候蔬菜长成了,市场价格不好,就会亏本。”现在他每天都会待在大棚里,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
“我的大棚种植也曾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我一直相信,只要有方向,踏踏实实地去做,就有可能变成现实。”贺云胜说,大棚建立之初,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他向侯马农商银行高村支行申请了贷款,经过审核,高村支行给了他贷款支持,他才能够信心十足地建设大棚。
除了遇到资金上的难题,还有销售渠道问题。贺云胜说:“一开始没有销售渠道,每天就是跑农贸市场拓展渠道,很多人都以他们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为由不接受我,经过长时间的接触,商户发现我的菜比外地运来的新鲜,渐渐地,开始有商家尝试和我接触,才打开了销售渠道,到现在商家直接找我预订。”
看着眼前整齐排列的几十个大棚,贺云胜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他说:“这一辈子就在地里守着了,比在外边收入高多了,现在销售渠道也不用愁,就只管把大棚管理好就可以了。”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