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席新荣:花甲不停歇 勤劳奔富路

2021-03-04 09:32:5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初见席新荣,虽见他头发花白,但一身衣着干净利落,让人很难把他与传统的养猪人联系到一起。在他位于古县南垣乡何家岭村的家中,处处干净整洁,花甲之年的夫妻俩一刻也闲不下来,调配饲料、清理猪圈、观察温度……在古县农商银行的帮助下,他多年的养殖生涯走得稳稳当当,夫妻俩也逐渐甩掉了“穷帽子”。

  上世纪90年代,住在土窑洞里的席新荣对未来没有什么奢望,全家人靠着几头猪和地里的玉米过日子。“人们都说有女儿的比有儿子的日子好过,可以少一些奋斗,那几年我们也是这么想的,后来两个女儿都出嫁了,其间凭借多年的积蓄,我们也从土窑洞搬进了砖房里。但是年纪越大,收入的来源越少,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席新荣说,直到2013年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他突然醒悟,自己的日子要自己过好,不能让别人操心。

  “我年龄不大,还能干!”2015年,带着这样的想法,席新荣计划搞养猪,于是他向古县农商银行店上支行申请了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虽然有着几十年的养猪经验,可毕竟之前养殖规模小,要想撑起一个养殖场谈何容易。回忆过往的艰难,席新荣说道,当时一门心思都在这些猪身上,吃住都在养殖场内,边说边指着眼前的房子,“那时,为了养好猪,就把猪圈盖在紧挨着我们房子旁边的空地上,我和老伴一心守着猪仔,就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最开始只有50头猪仔,夫妻二人合力经营着,忙碌但也十分温馨。

  多年来,席新荣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打扫猪舍,买料、配料、添料……忙得不亦乐乎。哺乳期、保育期、育肥期的猪对营养的需求不一样,需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做好营养搭配,一次要准备好几样饲料。打疫苗、防病治病,全是自己动手。夏天给猪舍降温、冬天保暖升温……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忙碌着,几年后他的养殖场存栏量达到了上百头。

  在村里人看来,席新荣夫妻俩能干,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养殖路是如何的坎坷。2018年,因猪场紧邻公路而遭遇环保问题,席新荣不得不换地方,在原来的老房子里盖起新的圈舍。“老房子那边交通很不方便,供应猪仔吃喝拉撒都很费力,又赶上那年行情不好,坚持了不到一年,上百头猪只好全卖了。”

  痛定思痛,席新荣决定彻底改变养殖方法。2019年,他使用环保材料将原先的猪圈进行全面改造,以绿色养殖为理念,及时做好圈舍清理工作。“只有跟上时代的养殖方法才能长久,步子走得稳,发展才能持续。”除了搞好养殖场发展,席新荣还将自家24亩地合理利用起来,除了种植玉米,又种起了白芍、远志等药材。

  一路走来,谈起自己的经验,席新荣说勤劳是最大的力量,老实本分的他在养殖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顺。自身发展的同时,他积极帮助其他养殖户共同奔向致富路,热情提供技术指导,分享经验。无论是打来电话咨询或者是上门来学习的,他都一一详细解答。

  春已至,花已开。看着猪舍里胖乎乎的小猪们在栏儿里撒欢儿,席新荣目光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勤劳致富,养殖之路才能越走越顺!”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