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整洁的村庄、宽阔的道路、喜庆的氛围,春节过后的永和县打石腰乡辛舍果村处处洋溢着欢乐幸福的场景。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村民穆海荣高兴地说:“自从村里来了永和农商银行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后,我们村就一天比一天好。辛舍果村能有今天的好光景,真得感谢他们!”
家门口的“幸福路”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情多”,这是过去多年辛舍果村的真实写照。“现在村里的道路硬化后,出行方便多了,再也不用发愁路难走了。”穆海荣说,以前村里是土路,道路崎岖,遇着雨雪天,出不去进不来。由于交通落后,村民发展生产受到制约,收获时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只能眼睁睁看着成熟的作物烂在地里。同时,收获的农产品也不能及时运出去,卖不上好价钱。
2016年11月,永和农商银行派驻第一书记来到辛舍果村驻村扶贫并成立驻村工作队,挑起了助力该村脱贫攻坚的担子。看着村里的贫穷面貌,他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让辛舍果村的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2017年底,经过驻村工作队和县、乡领导一同协调项目资金,为辛舍果村修了6条宽3.5米、总长达17.6公里的水泥路,硬化后的路让村民们喜上眉梢,同时,村里还开通了客运班车。
穆海荣说:“那时候心里特别高兴,终于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现在村里的路都硬化了,既干净又漂亮,出门方便了许多,这条路实实在在修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发展产业带动致富
“我能办起这个合作社,多亏了永和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不仅让我富了起来,还能带动周边的村民共同致富。”村民刘晓峰高兴地说,以前在外打工,虽然常年奔波,日子依旧过得紧巴巴。工作队队员在调查中,了解到刘晓峰对畜牧养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他父亲是一名兽医,有技术支撑,于是决定大力支持他发展养殖。在得知刘晓峰缺少启动资金后,他们随即向总行领导进行了汇报,积极帮助刘晓峰整理资料、提供了相关证明,申请办理了扶贫贷款。并在总行工会的指导下,协助其于2017年成立了焦盟农牧专业合作社,投入生产后,还经常帮助他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工作队队员自从到了辛舍果村后,每天走村入户,了解每家每户的基本情况。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把脉问诊”、选定“药方”,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通过调查,为40户有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了200万元的扶贫贷款,平整土地400多亩,种植优质农作物。开展消费扶贫活动,以市场价格采购村民的核桃5500余公斤、达5万余元。”冯乃成说,他们还帮助该村建成2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通过公益岗位、资产收益带动34户建档立卡户脱贫;建成户用光伏电站31座,使31户建档立卡户每户每年至少收入4000元;成立扶贫造林合作社,带动30户建档立卡户实施2500亩退耕还林工程,并聘请了其中10名为护林员,每人每年可收入9500元。
环境变好生活美
“再也不用到山沟里去拉水了,在自家院子里就能够吃上水。”村民李玉珍把院内的自来水管拧开,看着水哗哗地流进桶里高兴地说。在永和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辛舍果村先后解决了吃水难、挣钱难、上学难等难题。村里还安装了路灯和无线网,日子越来越好,生活也更有盼头。
现在的辛舍果村,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新建垃圾池30座,还有12名卫生员每天定时清理,改变了之前路旁杂草丛生、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牲畜粪便满地、院落杂物堆放的面貌,村民的卫生习惯也逐渐养成。
为让村民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永和农商银行还邀请医生定期为村民健康体检,送医送药送健康,提高村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村民健康档案;每年儿童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对村民进行慰问,把温暖送到群众中去。同时,在村里开展了“敬老育幼”明星、好媳妇、好公公、好婆婆、好家庭“四好”等评选活动。
在永和农商银行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帮扶下,如今的辛舍果村产业发展,设施完善,正迈步奔向小康生活!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