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现在更有信心继续干下去!”在袁年生父子坚定的眼神中,能够看到几天前萦绕在他们心间的愁云逐渐散去。
当前正是各类农产品收获的季节,但连日的降雨导致庄稼受灾。侯马市张村乡观庄村有320户1150人,大多以种养殖为主。54岁的袁年生就是村中的一名种养大户。
“我最开始只是在自家地里种点菜卖。后来想着扩大规模,前些年就成立了侯马市三绿种植合作社,还在本村流转了370亩地,搞起了田间粮蔬套种。”在袁年生的不懈努力下,他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蔬菜、水果等各类农作物,还建起了存栏300多头生猪的养猪场,成了村里有名的种养大户。“我能发展到现在,侯马农商行的支持发挥了很大作用。每次当我需要资金的时候,侯马农商行都会及时发放贷款,解决了我发展中的资金难题。”回忆过去的岁月,袁年生十分感慨。
看着父亲勤劳吃苦的身影,袁年生的儿子深有感触,他也开始了创业之旅。“去年我在张村支行贷了10万元,承包土地种植蔬菜、玉米,还建起了市场大棚。我在销售自家蔬菜的同时,还收购其他村民的蔬菜水果在市场大棚销售,这样也带动了其他村民在大棚卖菜,目前已经初步成规模。
“咱农商行不光支持我们农户发展产业,而且还是我们亲密的合作伙伴。”去年疫情期间,袁年生父子的农产品遇到了滞销。看着如山的农产品无法销售出去,父子二人心急如焚。张村支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帮他们联系销售渠道,帮助他们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减少损失。
前不久的强降雨,让袁年生父子再次遇到困难。“袁师傅,我们已经启动了‘金融支持救灾减灾专项行动’。全力支持防汛抢险及灾后重建工作。这次您种植的近300亩玉米和白菜受损较大,我行将为您追加授信20万元,解决您的后顾之忧!另外,您计划扩建养殖场,儿子的种植生意也很好,后期我们会根据你们的需求继续提供贷款资金,帮助你们扩大种养殖规模。”侯马农商行张村支行行长尹荣在灾后回访中的话给他们吃了“定心丸”。“真是太好了!灾难见真情!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咱农商行的帮扶,我们也不会把这小本生意做大、做好!”
以行政村为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批量授信,将金融服务延伸至农村的“神经末梢”——这是张村支行深入开展的整村授信工作。工作人员走进辖内村庄、农户,倾心解决像袁师傅一样有着“贷款难、缺资金”等问题农户的烦心事,通过实地调查、建档立卡,统一授信,不断优化贷款流程,最大程度给予农户利率优惠,切实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最近我们一直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迅速投入防汛抢险及灾后重建等工作,协助政府帮助辖内各行政村的群众开展自救,将灾害损失减至最低的同时,将根据受灾情况和资金需求,第一时间提供信贷支持,积极帮助受灾群众、受灾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尹荣说,为方便农户贷款,张村支行将“整村授信”工作作为普惠金融的创新尝试,摸清农户资产及负债、生产经营、信用记录等情况,收集农户信息,结合网格化营销工作,一户一档,逐户走访,逐户授信,实现精准授信全覆盖。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