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李永红:唱响“高粱经”事业步步高

2021-10-28 09:22:5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大宁县昕水镇东房村的大宁县鑫饶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内,随着天气的放晴,厂区内又开始了往日的忙碌。一辆接着一辆的运输车把收来的高粱送往粮仓,远处的烘干塔内传出嗡嗡的运转声。公司负责人李永红说:“公司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工作,除了我们自己做的工作外,最重要的还有大宁农商行对我们的资金支持。”

  胸怀梦想勇拼搏

  作为一名有闯劲的农村人,李永红用自己的实干和闯劲创造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李永红是大宁县三多乡人,年轻时的他不甘在农村守着土地生活,走出农村来到县城,独身一人创业。“那时候真是胆子比较大,一个人走出农村闯荡。幸好认识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通过朋友介绍,我学会了开车,跟着师傅跑运输。”李永红说。

  经过几年的跟车学习,李永红练就了开车的好技术,还掌握了做生意的门路,心里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打算。他说:“跟着别人跑运输每月只能领到固定的工资,只有自己单干,才能有更好的发展。”2000年,李永红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买了一辆小型运输车,走村串户收购粮食,每天十分忙碌。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积累,李永红在县城站稳了脚跟。2011年,他开了一家农资公司让家人照看,自己依旧把主要精力放在收购粮食跑运输上。2020年,他和合伙人创办了大宁县鑫饶粮贸发展有限公司,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

  慧眼找准好商机

  “不能只是单纯的跑运输、卖农资,要在其中发现好的商机,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李永红说,正是一直在农业上发展,他在其中发现了一些好的商机,于是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李永红经常向云、贵、川等地的酒厂运送高粱,他发现高粱的价格比普通农作物的价格高一些,并且种植技术简单。他便在家乡试着种植高粱,并向周边的村民推广。“我们这里的地理环境、土质、气候适合种植高粱,我便和村民们签订协议,让他们种植高粱,我负责收购,而且高粱的价格比玉米高,能够让村民获得更多的收入。”李永红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跑运输,有了很多的见识。在一次次的生意交往中,认识了很多大老板,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销路很好,每年我自己就能够销售3万余吨的高粱。”

  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李永红经过考察,发现昕水镇的东房村阳光充足,适合种植高粱,并且交通便利,他便在这里建起了烘干厂。“建厂需要的投资大,而且收购村民们的高粱需要的周转资金多,我自有资金不足,就向大宁农商行申请获得了700万元的贷款支持,保证了烘干厂如期建成,还有足够的资金收购高粱。大宁农商行真是我发展路上的‘好帮手’。”李永红感激地说。

  奋力发展带一方

  建起烘干厂后,李永红在当地招收了20余名村民在厂里工作。在还专门雇佣了一批村民四处专门收粮食,帮助运输。村民张瑞田就是其中一位,他高兴地说:“在高粱成熟的季节,我就在这里跑运输,一天能跑3趟左右,有400余元的收入,好着哩!”

  大宁县新建立了一家酒厂,需要高粱做酿酒的原料。李永红及时上门开展营销,以价格和品质的优势成为了高粱供应商。为了能够给酒厂提供更好的服务,他联合酒厂所在地的村庄计划再成立一家烘干厂,既能就近供应酒厂的需求,还能为当地的老百姓提供100余个工作岗位。他说:“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现在有了能力,就要尽量为村民提供一份工作岗位,让他们能够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随着烘干厂的建立,李永红的高粱收购量越来越大。看着一部分人种植高粱不仅卖价高而且不愁销路,周边很多的村民纷纷加入种植高粱的队伍。“烘干厂建成以后,和一些酒厂签订的订单也会越来越多,只要老百姓能够种植,我就会全部收购。”李永红说,他的收购区域已经延伸到了周边的县、市,以满足发展的需求。

  “现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很好,我正在新建粮仓。这几座粮仓建好后,能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李永红指着正在施工中的工地说。远处的机器声轰隆隆地响着,李永红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工厂内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