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当尧都农商行屯里支行客户经理孟保贵走进沟上村村民秦军民家时,秦军民和爱人正在工作间里忙碌着。只见一块块普通的面团,在他们的手里,经过揉、搓、捻、擀、剪、切、扎、卷等一道道程序,再上笼蒸熟,随后放凉上色,成为一个个造型独特、人见人爱的花式馒头。
“这是前段时间接到的订单,给家里老人过寿用。今天要赶制出来,人家很快就来取货了。”秦军民话音刚落,又接到一个订单电话,他在面前的本子上做好记录,赶紧返回工作间和爱人忙碌起来。
几年前,提起男人蒸馍,秦军民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如今的他,却因为这门手艺而感到自豪。秦军民说,曾经沟上村跑运输的人很多,当时他也是其中一员。“最开始是当大车司机,2010年我自己买了一辆中型货车,主要是跑临汾周边县市,但是跑车真的很苦啊,想要留住客源,不管严寒酷暑都得及时送货,再加上我自己身体比不了人家年轻小伙子,所以干了6年多有了转行的念头。”秦军民那段时间陷入了消沉,这一切被爱人看在眼里。
秦军民的爱人说,原本一心照料家庭的她,看见丈夫情绪低落心里着急,就琢磨着增加收入的办法。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从邻居处得到启发。“我们沟上村原来有一家卖馍的店,但后来经营不善不干了。邻居就建议我接上这个买卖,但我想要干就要从头干起,所以就先在自家的小炉子上试做一些普通的馍。”她首先自己在家做起了馍,试着卖。秦军民的爱人说,她从小就跟着母亲做馍,对做馍十分熟悉,因此一开始就干得十分顺手。在她摆摊卖了一段时间后,有客户专门找她预订,忙的时候丈夫秦军民也得帮忙。
“一开始我是觉得,爱人在家里蒸馍卖钱,都是女人家小打小闹,成不了大气候。但是后来订单越来越多,她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我就干脆不跑车了,和爱人一起投入这个行业。”秦军民说,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们增加了花馍品种,他和爱人常常研究创新花馍的样式,受到更多顾客的青睐。
“花馍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从配面、捏形、装饰、发酵、蒸制的整个过程,都得精益求精。”秦军民和爱人反复练习和研究,磨炼手艺。现在,他们制作的花馍造型逐渐增多,广泛用于喜宴、寿宴等多种场合,客户越来越多。“现在人家一说起‘沟上卖馍的’,大家都知道是我家,而且这口碑都是邻里互相传开的。”
说起如何赢得这样的好口碑?秦军民笑着说:“一个是我们从最开始干到现在,一直用的是优质面粉,另一个是我们诚信、守时的态度,让客户满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认品牌,我们要对得起客户,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到高峰期的时候,一天能用七、八袋面粉,还有油、红枣等材料,尤其在每年腊月期间,这些原材料需求量很大,备货需要很多资金。多亏了咱们农商行,在2019年支持了5万元贷款,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为了保证质量,他们依旧保持着手工操作的传统,这样蒸出来的馍深受客户青睐。
如今,秦军民家的馍店已经远近闻名。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对他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2020年,屯里支行将其贷款额度增加到10万元,帮助秦军民购置了新的设备。“从小炉子换成了两个大型的电炉子,我们现在的订单,有饭店、宴席用的馍馍,还有花馍。我们的成功离不开农商行的支持,他们真是我们老百姓创业的后盾。”秦军民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他相信他们的创业路会继续被“馍”香围绕。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