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农商行的金融支持一路陪伴,让我一个外地人在大宁扎了根并且不断发展壮大。他们给了我发展的底气!”大宁县清民农资科技服务部负责人刘青民动情地说。
◆外地人扎根大宁
春耕忙碌的四月里,刘青民将30袋西瓜专用肥送往昕水镇河底村村民李建华家中。李建华多年从事西瓜种植,前两年在与刘青民经过几次接触交往后,他用上了刘青民推荐的西瓜专用肥,获得的效果让他赞不绝口,之后每年春耕前都会找刘青民咨询请教。
在很多像李建华一样的农民眼中,刘青民的农资知识很专业。但谁能想到,曾经的他是名农资“小白”,在经历重重难关后才蜕变成农资方面的“土专家”。“我和爱人都是吉县人,偶然的机会到大宁做起了农副产品收购生意,慢慢感觉这边市场还不错,所以一干就是10年。后来收购生意不太景气,我们就瞄准了农资销售,但是毕竟隔行如隔山,很多东西是需要自己去摸索的。”
2012年,刘青民成立了农资超市。有了自己的农资店,面对数不清的困难与麻烦,年轻气盛的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下定决心一个个去攻克。在他看来,做任何事都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而做农资就得走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打交道、交朋友。
◆踏实前行开新路
由于没有做农资生意的基础,刘青民只能从零起步,摸索着前行。他先邀请有意向的客户举办产品观摩会、分享会,让农民自己亲眼见、亲耳听,随后趁热打铁组织订货会,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刘青民的产品逐渐让农民看到了满意的效果,许多人表达了明年还要继续使用的意愿,这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信心。
“后来我组织自己的经销商和种植大户去生产厂家参观生产线,让更多的农民和经销商亲身感受大品牌的规模和实力。”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再加上大宁农商行给他的帮助,刘青民的农资生意蒸蒸日上。
刘青民说,做农资生意最大的难题,莫过于大量流动资金的需求。“我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大宁农商行的支持。做农副产品收购时,我贷款3万元。2020年我流动资金紧缺时,城关支行给我办理了98万元的授信。2021年,授信额度增加到175万元,这些有力的支持,让我的很多想法得以实现。”
刘青民经常带领他聘请的果树、病虫害、土肥等专家团深入到农村跟踪服务,普及宣传科学种植知识,义务推广并免费给当地农民朋友传授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栽培管理等技术要点,发放技术资料。
◆真情服务赢称赞
“如何做好农资销售?”对于这个问题,刘青民总结近几年来销售的感受,最主要的就是真情服务、助农致富。从最初牢牢抓住种植大户开展合作、一点点占领当地市场,到通过实用的农业技术去真正帮助农民。刘青民为种植户传授施肥知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帮助农民搞好田间管理;为农民送去购销服务信息,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让他们能集中精力搞好田间管理;针对农民的种植特点配备专业的配方肥和配方药,为高产增效、提质增效提供技术支撑。
多年来,刘青民在农资销售中早已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他对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做到了了如指掌,什么时候该打药,什么时候该除草,什么时候该施肥,农民只需一个电话,刘青民就可根据季节和时间把所需的肥料和农药一并配齐、一步到位,他也因此成了当地农民真正的贴心“管家”。
“这些年有机肥等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我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产品知识,才能在下一年给农民准确的建议。”刘青民以一腔热情,常年奔走在大宁县的田间地头,用一心为农的真情为农民搞好服务,将好产品和信息引荐给农民,做一个为父老乡亲带来丰收的农资人。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