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咯咯咯……咯咯咯……”清晨,在位于尧都区县底镇许村的临汾市九里香养殖有限公司内,一排排整齐的鸡舍里,白色和黄色羽毛的鸡悠闲地吃着饲料,负责人兰银平正带着工人将鸡蛋整齐的码放进鸡蛋托,随后立即装车送往全市各大商超。
“雪中送炭”结缘分
这家成立于2012年、占地30亩的养殖公司,基础设施、软硬件配套完备,经营稳定。“多年来在养殖方面我们一直都是从源头抓起,包括最开始的选址,到后来的原料、水源、水质、环境控制、技改等各方面精挑细选,生产无药残、无添加、无抗的优质鲜鸡蛋是我们的追求,产品质量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连续多年被评为我市的龙头企业。”兰银平介绍,在2018年,公司就被认定为无公害鸡蛋生产基地。
兰银平表示,公司一直将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组建技术团队,设施设备也力求科技化。“我们采用环境控制系统来控制鸡舍环境,青年鸡舍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水热取暖,并以湿帘及风机作为温湿度辅助控制设备,以达到蛋鸡饲养最适合生长环境,自动供料、自动饮水等设备,粪转运采用专车对接方式……这些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养殖安全性,鸡场的鸡产蛋期平均产蛋率在90%以上。”兰银平自豪地介绍,因为有完善的技术做保障,鸡场经营一直稳定,存栏蛋鸡常年保持在12万只的规模,年产蛋1600吨。
然而,2020年初,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使公司生产经营陷入了困境。“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因疫情受到严重影响,我的鸡场也受到影响,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导致经营举步维艰。”心急如焚的兰银平找到尧都农商行,经过一系列步骤,客户经理成功给他办理了40万元贷款。“真的是‘雪中送炭’,我和农商行的‘缘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及时支持助升级
自办理第一笔贷款后,兰银平正常结息,与农商行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年初,兰银平意识到,传统养鸡场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改造为现代一体化养鸡场迫在眉睫。但公司周转资金紧张,仅能维持正常经营,改造计划被资金“卡住了脖子”。
“每年夏季是淡季,我想赶在旺季之前,把养鸡场改造完成。今年6月初,我四处打听、咨询,也有别的银行来公司查看情况,但后来都没了音讯,这件事真成了压在我心头的一块石头。”兰银平回忆说,“后来我找到尧都农商行小微事业部,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和资金需求,没想到隔天就有农商行工作人员跟我对接,之后办理业务的速度真的让我难以置信!”
从入户调查到收集资料,仅仅3天时间,尧都农商行的95万元贷款就打到兰银平公司的账户上,从“急得团团转”到“松了一口气”,她深深感到尧都农商行“支小扶微”的服务诚意和“快审即达”的办贷效率。“目前现代一体化养鸡场马上就能投用了,很快能跟上市场的发展步伐,咱农商行真是帮了我们大忙!”相比几个月前的愁容满面,现在的兰银平脸上常常笑意盈盈,散发出无限的自信。
多种经营再腾飞
7月18日,兰银平和家人走进尧都农商行小微事业部,将一面锦旗郑重地递到尧都农商行小微事业部总经理麻晓华手中,她说:“这上面写的‘情系三农 德系农商’,是我对咱们农商行服务的最大感受。”接过锦旗,麻晓华动情地说:“这面锦旗的背后饱含着客户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一份份贷款的发放,体现着尧都农商行人真正为客户纾难解困、积极践行支持县域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初心使命。”
“养鸡场从投食、饮水、通风、控温控湿等环节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鸡舍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氨气浓度等五大指数保持恒定状态,鸡粪全部机械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兰银平介绍,在鸡场改造之前,公司就将养鸡场内每天所产的鸡粪制作成有机肥,成了周边种植户争相购买的产品。今年10月份有机肥生产线建成投用后,将发展成年产优质有机肥2500吨的新型农业生态公司。“鸡粪加工成有机肥,变废为宝,公司既增加了收入,又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这还得感谢咱尧都农商行啊!”
“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实体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麻晓华表示,截至目前,尧都农商行小微事业部已发放贷款4800户、金额16.9亿元,为当地个体工商户发放信贷资金11.8亿元。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