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正月里,霍州市李曹镇的果农和从事苹果经销的村民结束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尽享春节的美好时光。他们说,我们能因苹果产业走上致富路,多亏了霍州农商行李曹支行多年的倾力支持。近年来,李曹支行紧紧围绕苹果产业链,在生产、储藏、销售等各环节融入金融服务,助推李曹镇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种植到挂果 让产业“兴”起来
“2022年苹果的收成不错,在年前的销售旺季,我的苹果很抢手!”说起苹果产业,霍州市瑞园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福安笑着说。他是李曹镇上王村种植苹果时间最长的人之一,2011年成立合作社后,他的苹果种植产业不断壮大,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市级、省级示范社,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大户。
从高处俯瞰上王村,几乎每块田地里都种着苹果树,引人遐想秋季硕果累累的壮观场景。“我们村的特色产业是苹果种植,主要品种是红富士,霍州农商行在苹果种植产业上一直对果农给予金融扶持。”上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杰说。
李曹支行行长王仕明介绍,为推动李曹镇苹果产业发展,李曹支行首先在苹果种植阶段全程跟进,精准助力苹果生产,将启动资金、优质资源以及种植技术送到果农手中。“我们充分发挥乡镇网点全覆盖的优势,通过对接村‘两委’获取各村苹果种植能手及苹果种植合作社等主体清单,实现批量走访、集中预授信,为后期支持苹果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王仕明表示,针对上王村开展了整村授信,让有资金需求的果农得到发展的希望,为苹果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从收购到储存 让链条“转”起来
在收储环节,李曹支行不断尝试、优化金融服务,为苹果旺季收储工作提供坚实资金支持,
“这是从洪洞来的客户,我已经帮他联系好果农,一共收购100多箱苹果,价格是5.6元/公斤……”春节刚过,已经有客商前来选购苹果,这让从事苹果冷库经营的李新忠十分高兴,他向李曹支行工作人员介绍:“去年的苹果收成不错,价格也好,外地商超对我们的产品十分满意。”在2021年,因为苹果价格上涨,李新忠原本以为充足的收购资金突然变得捉襟见肘,着急的他正好碰见在苹果市场里调研的李曹支行工作人员,连忙咨询能否申请贷款。得知其资金需求后,李曹支行立即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对接,不到一天就为李新忠授信10万元。
在加工环节,李曹支行有针对性地对接苹果冷库、水果筐生产等相关行业,预见式匹配信贷资金,随用随贷,回款还本,确保各相关产业运转顺畅。“我们生产的果筐每年都是供不应求,在李曹支行30万元贷款的支持下,2022年我的厂子从一条生产线升级到两条,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基本能满足本地果农使用。”李曹镇柏乐村的大伟果筐厂内,负责人朱大伟表示,在金融力量的扶持下,他从收购苹果改行生产果筐,不仅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为当地果农带来便利。
从线下到线上 让销售“火”起来
每年苹果购销时节,李曹支行提前部署,制定精准营销方案,摸清底子,广泛宣传,对辖区苹果种植大户、收购大户、苹果代办员等全面摸底、登记信息,全方位宣传存款、信贷服务等政策。同时,为苹果收购客户、种植大户开通信贷绿色通道,对有资金需求的客户,由客户经理上门服务,现场办理授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收购资金需求。
“我们会主动为果农联系收购企业,上门收购,拓宽苹果销路,安排客户经理守在田间地头,协助客商进行账务结算,全力满足客商和果农资金兑付、零钞兑换、跨行转账等金融需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农商行服务‘三农’的承诺,赢得客商、果农的一致好评。”王仕明介绍,在苹果销售环节,从传统的线下购销模式到流行的线上订单模式,李曹支行通过金融助力逐步引导,整合资源,让销售环节“火”起来。
如今,李曹镇一些果农已经能够熟练通过网店、直播带货等方式进行线上销售,李曹支行也一直在持续关注,及时提供金融服务。在李曹支行金融“活水”的浇灌下,李曹镇苹果产业不断壮大,果香飘向四面八方,鼓了群众腰包、乐上群众心头!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