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农商做后盾 发展不用愁”

2023-02-16 09:38: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驾车从霍州市李曹镇向板节村驶去,越过一片片田地,转过几道弯,在板节村村东头的一处空地上,一栋白墙蓝顶的建筑耸立于眼前,紧邻的工地上,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新扩建的猪舍正在拔地而起。这座扩建后存栏可达3000头的现代化猪场是板节村村民刘红杏投资修建的。

  刘红杏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娃,之前在外地从事餐饮生意,但心中一直怀有回乡创业的想法。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后,却遭到了强烈反对,父亲不解地说:“我辛辛苦苦养牛供你上学为的是让走出去,你却要回家搞养殖走老路?”虽然家人不理解、不支持,但事实证明,有梦想、有追求、懂技术的人才,不会再走传统养殖之路,也不会是普通的“猪倌”。

  2015年,刘红杏开始筹集资金、办理手续,从选址、开工、基建、设施安装、验收完工,圈舍规划设计及施工技术指导,他都全程参与。“因为没有养殖经验,为了降低风险,我选择和大公司合作。建设过程中,资金上出现缺口,正好遇到当时的霍州联社李曹信用社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他们了解到我的情况,当即安排客户经理收集资料,一趟一趟来和我沟通,很快90万元贷款发放到账,让我能放开手脚大干。”刘红杏说,短短几个月时间,一座现代化、自动化规模猪场建成投入使用。这座投资达300万元、存栏上千头的猪场被正式命名为霍州市衡立达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合作公司的指导下,猪场采用智能化、标准化的养猪模式,运用科学高效的饲养管理技术,设置24小时全域视频监控,执行严格的消毒防疫防控措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模式,优点是风险小,但缺点是利润空间太小、发展受限。在合作了两年之后,我决定自己单干。”刘红杏说,2017年他开始自己管理猪场,但困难和挑战也接踵而至。

  养殖技术把控、猪场管理方式、开拓销售渠道……面对一系列的难题,刘红杏和爱人没有退缩,他们远赴各地的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并结合自己的猪场实际,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高效养殖技术。

  2019年到2020年,猪肉市场行情利好。刘红杏依靠过硬的养殖技术获得了良好的收益,然而,刘红杏没有满足现状,心里有了更宏大的想法——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刘红杏经过仔细核算,自己的积蓄根本满足不了扩建需要。“王行长,我想扩大规模,咱们农商行能增加资金支持吗?”“放心,你踏实肯干,猪场经营状况也不错,正是我们农商行支持的对象。”刘红杏找到霍州农商行李曹支行行长王仕明寻求帮助,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的心里踏实了许多。经过一些列贷款程序,2022年刘红杏获得了260万元的贷款支持,这让他信心倍增。

  “原计划2022年年底就扩建新的猪舍,但受疫情影响,工期耽搁了。今年年初我就开始动工了,估计到4月份差不多能完工。有咱农商做后盾、发展不用愁啊!”刘红杏的脸上写满了自信,他用双手向父亲证明他的决心。如今,刘红杏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他说:“我在学习、摸索、创新养殖技术时,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如今我的梦想初步实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有责任有义务助力家乡发展,带领村民、乡邻一起致富。”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给粉嫩的猪崽身上镀了一层闪亮的金色。刘红杏蹲下来摸着健康、干净的猪崽,内心充满了欢喜,对合作社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冀!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