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夏日炎炎,洪洞农商行甘亭支行副行长王争争顶着烈日走进甘亭镇董堡村村民董建军的养殖场,只见场内的牛有的在大棚下乘凉,有的伸长脖子吃着草料。董建军在一旁打扫卫生,他说:“现在天气热了,容易滋生病菌,保持一个好的环境卫生,才能防止疾病的传播。”
从最初的几头牛发展到高峰时的百十头,现存栏38头牛,董建军养牛养出了经验,也赚到了财富。“我能发展到这个规模,都是因为有洪洞农商行的资金支持。”董建军感慨地说。
■回乡创业搞养殖
“这种牛成年后可达600多公斤,而且销路很好。”董建军指着牛圈内肥壮硕大的西门塔尔牛兴奋地说。在长、宽各10余米的牛栏里,30多头西门塔尔、夏洛来等品种的牛在悠闲地活动着,还有几头刚出生的小牛犊围在母牛身边嬉戏。董建军说:“这是这几天才生下的,身体状况挺好,经过这次繁殖,让我有了更大的信心”。
六年前,董建军一直在外地打工,由于收入不高,家里的生活一直过得紧巴巴。“虽说在外边打工比较稳定,但收入不高、时间不自由,让我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董建军说。随着思想的转变,他有了强烈回乡养牛的想法。就这样,2017年,他辞去工作返回家乡,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搞起了养殖——养牛。
刚开始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董建军先买回了7头当地的黄牛进行养殖,专门繁育,随着他的深入了解,逐渐有了更新品种的念头。“以繁育为主,对我来说挑战还是挺大的,经过几年的养殖,深知其中的艰辛。我便产生了专门以育肥为主的养殖思路。经过了解发现,西门塔尔和夏洛来品种不错,便购回进行养殖。”董建军说。
■农商支持解难题
在董建军的精心养殖下,牛场的发展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前进路上的困难。他遇到问题就沉下心来一个一个攻克,但是资金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他。他说:“缺少了资金,牛场根本运转不下去。”
为了支持当地农业产业良好稳定发展,甘亭支行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各村开展金融服务。“以前,甘亭支行的工作人员来我家进行宣传,我也了解过一些金融政策,正好我养牛需要资金,于是对农商行的授信非常有兴趣。”董建军说,今年甘亭支行在他们村举行“全面授信”现场会的时候,他积极参与,现场提出授信申请,在工作人员的快速办理下,很快就获得25万元的授信。
“以前,老以为我是一个人奋斗,但是经过这次甘亭支行的支持,我才发现农商行是我们‘百姓身边的银行’,是我奋斗路上的同行者。他们的服务非常好,有了这笔钱,我办了很多事情。”董建军说。目前,牛场里购买饲料、牛的时候,他都会使用这笔资金,非常方便。
“刚开始农商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授信是一份‘家庭备用金’,一开始没有深入了解,经过这几次的使用,我是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方便!”董建军高兴地说。
■闯劲十足快发展
为了把牛养好,董建军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养牛技术和经验,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每天6点,他都准时起来搅拌草料,然后拉着草料到牛栏前喂牛,之后就是清洁牛栏。下午6点,他又重复着早上的工作流程,给牛喂第二次。每天周而复始,遇到牛生病了,他就给简单治疗,还定期给每一头牛驱虫。
发展养殖至今,董建军不断扩大养殖场的规模。看着不断扩大的养牛场。他说:“虽然现在牛场里的牛不算多,但这些牛的价值在100万元左右。”看着董建军的养牛场发展越来越好,王争争发出了感叹:“他能够发展地这么好,除了我们农商行给予的支持,关键在于他有发展的头脑和干劲。我们会及时关注他的经营状况,做他的发展后盾。”
有了甘亭支行的金融支持,董建军对养牛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对于今后的发展计划,他说:“我的养牛场现在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环境还不好,下一步我要不断优化牛场的基础设施,提升养殖水平。”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