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三九时节、天寒地冻,浮山县响水河镇梁家河村粉条加工厂,一杆杆粉条悬挂在晾晒场,晶莹剔透,煞是好看。生产车间内,各个工序上的工人师傅们配合默契、娴熟流畅,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增加了新的加工设备,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临近年关,市场需求旺盛,我们正在加紧赶工,确保能按时交付订单。”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德峰介绍,梁家河村是远近闻名的“粉条村”,制作纯手工红薯粉条有百余年历史,产品色泽亮白、口感劲道,畅销省内外。但手工粉条制作工艺复杂,从红薯成为粉条,必须经过打芡、搅粉、漏粉等10多道工序,最后捆扎包装,才能长久储存。
手工粉条好吃制作难。以前粉条都是村民个人小作坊制作,一切要靠人工操作,火候的关键、水温的高低、粉条的粗细都由人依赖经验控制,制作粉条的时间更要选在“数九”之后的晴朗日子,这样晾晒的粉条上冻才能定型,每一道工序的准确把握才能最终制作出口感劲道顺滑的粉条。“以前村民各家作坊制作,一方面是品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产量上不去,无法形成规模。为了让粉条加工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村里在2021年成立了浮山县洪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实现了规模化生产、规范化运营,让部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梁德峰说,从红薯种植到粉条加工,一个个产业被串联起来,形成了产业链发展模式。
梁家河村粉条产业发展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县里投入资金,帮助公司建起了加工车间、冷库、晾晒场、农产品展厅,购置了粉条生产设备。同时,浮山农商行响水河支行通过为公司法人提供信贷资金,助力粉条产业发展壮大。“有了新的粉条加工设备,效率提高了,解决了加工温度限制的难题,这下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加工了。最近一直在全负荷运转,以满足旺季市场需求。”梁德峰说。
在洪德公司的带动下,梁家河村粉条产业日益红火,许多村民看到商机,纷纷扩大了红薯种植面积和粉条加工规模。扩大规模需要大笔投资,因此一些村民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面对该村粉条产业蓬勃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响水河支行积极跟进,通过金融助力促农增收。“长期以来,受资金制约,淡季时粉条原料库存不足,旺季时缺原料生产,成为了梁家河村粉条产业发展的瓶颈。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该粉条产业量身打造了一款‘粉条贷’产品。该产品具有贷款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特点,并由专业担保公司或符合条件的个人提供担保,贷款金额根据借款人实际需要灵活掌握。”浮山农商行响水河支行行长张森介绍,截至目前,该行已办理授信15户、金额140万元,用信89万元,为粉条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