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夏日的清晨,万物刚刚苏醒,四处一片寂静。但在蒲县古县乡曹村的新记养殖专业合作社院内,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负责人闫新记开着装载机将一包包草料、玉米和豆粕等缓缓倒入饲料搅拌机内,经过充分搅拌后,营养均衡的饲料加工完成。随后他用小推车把饲料运到牛圈并添加到食槽内,牛群争先恐后地吃了起来。虽然忙碌的闫新记额头上浸满了汗珠,但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14年,闫新记结束了外出打工多年的历程,“在外边打工挣得不多,而且离家时间长,我就想回到家中干点什么。”返乡的闫新记根本闲不住,他马不停蹄地想寻找一件能干的事。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把目光瞄向了养殖业,“我们这边搞养殖的比较多,而且我以前也接触过,养殖技术上基本没有啥问题。”因此,他便在离村不远的边缘处购置了一处废弃的院子,经过他的改造顺利建起了养殖场,并买回7头牛开始养殖,开启了他的创业路。
如何经营好养殖场,使其蓬勃发展?在养殖之初,闫新记就有着自己的打算,“规模小了肯定不行,但一下购买几十头牛,我也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自繁自育,这样既能减少疾病的传播,还能做到对每一头牛的情况都知根知底,一步步稳健发展。”就这样,闫新记从养殖7头牛开始踏上了心中的致富路。从此以后,他把养殖场当作家,每天早早起床就开始打扫牛圈、投放饲料,并详细观察牛群的生长及繁殖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闫新记的辛勤付出下,养殖场规模一天天发展壮大,“只要肯吃苦,爱学习,就一定能把自己的路走好。”
养殖场的发展壮大、市场的良好势头,都让闫新记对养牛充满了信心。2016年,闫新记成立了蒲县新记养殖专业合作社,逐渐走上了正轨,并持续扩大养殖规模。他说:“在养殖发展初期,经过自繁自育,只要生下来的是母牛犊,我就全部留下来以扩大规模。要是公牛犊,饲养一段时间就会卖出去,增加收入。”
2022年,在闫新记的精心经营下,合作社牛群的数量不断增加,发展到60余头。为此,他进一步扩建了养殖场地。但接踵而至的是饲料的大幅增加,而单靠人工拌饲料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他便想到进行机械化拌饲料,而购买搅拌机、装载机、收草机等机械需要大量资金,这让他陷入资金难的困境。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古县支行工作人员上门走访,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就向他讲解农商行的信贷产品。闫新记详细了解后立即提出申请,在该支行工作人员的认真调查下,很快获得了30万元的信贷资金,顺利购回了各种机械设备,满足了合作社发展需求。“每年我都会用收草机收购300多亩地的秸秆,解决了养殖场的草料需求。”他说,为了进一步减少成本,他自己还种植了20多亩玉米。每头牛的耳朵上挂着一个个醒目的标签。“这些标签是政府打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新老牛群,将来有了新生的牛犊,政府都会进行补贴。”闫新记说。
“闫师傅,忙着喂牛呢!”蒲县农商行古县支行副行长杨甲近日来到闫新记的养牛场开展上门服务,一进门就热情地与闫新记打招呼。“杨副行长来了啊!我每天除了喂牛就是忙牛圈内的事。”闫新记一边回答,一边很快就为牛圈中的各个食槽内添满了饲料。在闫新记的带领下,杨甲认真查看养殖场经营情况,并给出建议。闫新记感激地说:“还是咱农商行好,就是专门为咱老百姓服务的。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才能有充足的底气安心发展,一往无前。”古县支行的大力支持,使得闫新记非常踏实。古县支行的工作人员经常上门服务,帮他解决一些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农商行助农发展的力量。
如今,肉牛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给闫新记的养殖带来了一定困难。因为他及早备齐了各种机械设备,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使养殖能够持续发展。“现在政府的政策好,而且古县支行也在一直支持我,相信一定会战胜困难,迎来养殖的黄金期。”闫新记满怀信心地对杨甲说。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