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侯马市高村乡西高村,29岁的王涛返乡创业,当起“新农人”,用勤劳和智慧种下乡村振兴的“希望种子”。他身旁依次排开的110栋大棚,犹如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洋溢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大棚内,西葫芦、西兰花、大白菜等各种蔬菜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王涛不时停下脚步,专注地研究着蔬菜的生长情况。“西葫芦从种下到采摘,前后20多天……白菜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不能生菌类疾病……”“可以啊小王,这种植技术张口就来。”听着王涛侃侃而谈,开展上门服务的侯马农商行侯马支行客户经理韩铂忍不住赞叹道。
在外人眼里,王涛虽然是农村娃,但却从来没有种过地,很多人对他能否干好心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个从来没干过农活的人要种地,而且是经济作物,身边人觉得我是一时头脑发热,肯定坚持不下来。但事实证明是他们错了。”王涛笑着说,他首先把目标瞄向了西瓜种植,因此首先前往运城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并在2022年10月在邻村流转70余亩土地,着手开始建大棚。
“因为这种大棚比较简易,每个棚约有六分地,所以仅花费三个月时间我就完成了110个棚的建设。在2023年2月中旬我就开始将购买的西瓜苗进行栽种,为了能错峰采摘,我分批进行了栽种。”王涛介绍,虽然专门去学习了种植技术,但他却没有盲目自信,最初种下西瓜苗后他就时刻关注着大棚里的温度和湿度,确保幼苗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一旦发现病虫害的蛛丝马迹,便会迅速采取措施。
“在西瓜的生长过程中,施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王涛深知这一点,因此在建棚之初他就铺好了滴灌,选用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有机肥料,这些肥料就像是为西瓜准备的营养大餐,能够让它们茁壮成长。他根据西瓜的生长阶段,合理地控制施肥量和频率,确保西瓜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除了施肥,浇水也是一项技术活,他深知,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西瓜的生长和品质。因此王涛会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的干湿程度,适时为西瓜浇水。
王涛的汗水浇灌出丰收的果实,当年的西瓜获得了大丰收。他根据西瓜的成熟度,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和销售。“我种的主要是麒麟美都这个品种,去年从5月开始采摘,一直到8月底结束,收获了30万斤左右,销到上海、广东等地,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这让我觉得付出真的很值。”王涛说,在西瓜采摘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已经盘算起清棚后种植其他蔬菜,以便填补大棚的空档期,于是西葫芦、大白菜、橄榄等蔬菜陆续填满大棚每个角落,王涛也忙得不亦乐乎。
有了第一年的成功实践,今年王涛的大棚种植更加顺利,西瓜种植采收照常进行,然而新的规划让他遇到了资金难题。“西瓜收获了,除了正常的蔬菜种植,我还想着把这片种植基地的道路硬化一下,但是资金上就有点不足。之前就听朋友介绍过侯马农商行,于是我通过朋友加上了客户经理,沟通后直接在微信上进入精微快贷公众号平台,填写了个人信息,工作人员当天就联系了我。”王涛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说。一旁的韩铂笑言:“像王涛一样的客户在精微快贷上填写资料下单,然后我接单,直接入户办理,当天就为他成功申请到了15万元的资金,办理速度让他很满意。”
如今,王涛常常笑着说:“种植西瓜、蔬菜,就像是一场与时间的浪漫赛跑,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只有用心去呵护,才能收获这份甜蜜的馈赠。”王涛不仅自己在农业领域里辛勤耕耘,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还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周边群众的致富之路。“娃看着年轻,但做事可沉稳呢,还能指导我们干活,人家不挣钱谁挣钱啊。”在大棚里进行除草作业的村民王大姐笑着说。
走在大棚之间,王涛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自信的光芒,他满怀憧憬地说:“我的理想可不止眼前这些大棚的收入哦!未来我要引入更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种植的效率和质量。我相信,有侯马农商行的倾力支持,这里一定会呈现出更加繁荣、更加美好的景象。”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