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隰县下李乡太平村村民王兰生的养殖场,一只只白色、黑色的羊奔跑嬉戏,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王师傅,圈内有多少只羊?”“现在有400只左右。”……近日,隰县农商银行下李支行行长王煜戬和同事来到养殖场上门走访,并了解其经营发展情况。对于王煜戬的询问,王兰生一一进行了解答并自豪地介绍:“我主要养殖绵羊,不仅能卖羊还能够卖羊绒毛,经济效益比较好。”
2016年,有创业想法的王兰生想在村里做点事,作为一名地道的农民,经过多方考察、思考后,他把目光选定在了养殖产业上。一开始,他凭着一股热情,利用家里的积蓄,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小型养殖场,买回几十只山羊开始饲养。在他的精心管理下,羊群规模不断扩大,本想着能够卖一个好价钱,但偏偏天不遂人愿。“光想着搞养殖能闯出一条致富路,一脚踏进去后才知道没有想得那么容易。”王兰生说,由于他养殖的山羊出肉率低、养殖周期长、饲养成本高,最后销售所得的收入远低于支出成本。面对这种情况,王兰生从中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决定改变养殖品种。他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就这样,他重新选好羊的品种后,又继续从事养殖行业。
王兰生每天早早起床,就开始在羊圈内忙活,打扫卫生、投料、接水忙得不可开交。“忙点不可怕,我自己能受得了,就怕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饲料。”王兰生说,2019年,因为养殖数量不断增长,饲料的需求逐渐增加,这就使得他的资金变得紧张。正当他为资金发愁时,想起了经常在村里走访宣传金融政策的下李支行客户经理王龙龙。于是,王兰生拨通了王龙龙的电话,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并提出了申请贷款的意愿。
没想到第二天,王龙龙就来到了他的养殖场进行走访调查。详细了解各项情况后,很快为其授信5万元。王龙龙说:“在了解到王师傅的养殖困境后,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到他是个有潜力的养殖户,问题只是缺少周转资金,于是,我们为他制定了专门的贷款方案,让他安心发展养殖业。”
正是有了下李支行的资金支持,王兰生的养殖路愈发顺畅,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1年,庭院的养殖场地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他在附近找到一块闲置的场地,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除了原先的羊,又购入了更多品种优良的种羊。养殖规模从一百只发展到两百只,再到如今的四百只左右,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
“虽然现在羊的市场价格不景气,但对于我来说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王兰生说,在日常的养殖中,由于精心管护羊长得非常好,因此产出的羊绒毛质量优质,销售羊绒毛成了养殖场的一项重要收入。他说:“今年,羊绒毛卖到了每斤115元左右,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养羊的亏损。”
今年前半年,王兰生为了扩大规模打算购买种羊,遇到了资金困难,他立即在下李支行进行申请,获得了10万元的授信,满足了他的需求。看着如今满圈的羊群,王兰生感激地对王煜戬说:“能够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多亏了你们的大力支持,让我的发展越来越好。你们就是我们养殖户的金融后盾。”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