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都农商银行吴村支行:金融助力两代人逐梦乡村

2025-05-08 09:18: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这黄瓜看着挺新鲜,给我称几斤。”“师傅,西葫芦和土豆都给我来点儿。”……在尧都区吴村镇热闹的集市上,段文龙、段文海兄弟的蔬菜摊位前总是挤满了顾客。摊位上,新鲜的时令蔬菜被码放得整整齐齐,透着水灵劲儿,电子支付的提示音欢快地响个不停。如今,这对兄弟已是镇上小有名气的“蔬菜大王”,但鲜有人知,五年前,他们险些因资金困境放弃生意,是尧都农商银行吴村支行伸出援手,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时间回到2019年的春天,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彼时,正在养猪的吴村镇屯里村的段家兄弟嗅到了难得的商机,满心期待着扩建猪舍大干一场。然而,资金短缺成了横在他们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每天都在算账,扩建猪舍需要多少钱,饲料成本又涨了多少,可算来算去,就是差那关键的一笔资金。”段文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满是无奈。

  就在兄弟俩愁眉不展之时,吴村支行客户经理李向阳在农户走访宣传中得知了他们的困境。“那天向阳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跟着我们去猪场查看情况。”段文龙一边比划,一边激动地说,“他穿着笔挺的银行工作服,西装领带整整齐齐,可脚下却踩着雨靴在猪圈里来回转悠,一点儿也不嫌脏。”仅仅3天后,一笔10万元专门为他们定制的“兴农·养殖贷”就打进了兄弟俩的账户。正是这笔及时雨般的资金,让他们搭上了当年猪肉行情的顺风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市场变化莫测,2021年猪肉价格大幅回落。段家兄弟果断转型,投身蔬菜经营。当他们成功拿下当地某企业食堂的蔬菜供应合同时,新的资金难题又出现了:供货需要大量垫资,而回款周期却长达两个月。进货季临近,看着空空如也的银行账户,兄弟二人再次拨通了李向阳的电话。

  这一次,李向阳为他们设计了循环授信方案。“就像个蓄水池,需要用钱时随时支取,有了回款随时归还,利息按实际使用天数算。”段文海拿出手机,展示着银行APP解释道。这种灵活的信贷模式完美契合了蔬菜生意的资金周转特点,让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季节性资金缺口。

  如今,段文龙又有了新的计划——承包80亩土地种植连翘等道地中药材。“这次还是得靠我的‘老伙计’农商银行。”他站在田埂上,看着绿油油的幼苗感慨,“从养猪到开菜铺,再到种药材,大家都说我爱折腾,只有农商银行一直陪着我折腾,你看,日子可不就越来越好了嘛!”

  尧都农商银行的服务还在延续。去年初夏,段文龙的儿子段立波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业。作为“农二代”,段立波不仅继承了父辈的经营头脑,还敏锐地捕捉到城乡消费升级的机遇。“在上大学时看到年轻人对特色餐饮需求很高,我就想着把这种模式带回家乡。”段立波说起创业初衷,眼中闪烁着光芒。从贷款购车,到在市区开设第一家饭店,再到如今筹备分店,李向阳始终陪伴在侧,参与了他的每一个关键决策。

  “小李叔不仅给我贷款,还帮我分析商圈人流量、翻台率这些数据。”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段立波还是习惯叫李向阳“小李叔”:“他告诉我农商银行有专门针对年轻人回乡创业的‘创业贷’,还能享受国家财政贴息。”在尧都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滋养下,段立波创办的“呼市米线”店已成为当地颇具人气的餐厅,日均营业额突破万元。

  在尧都农商银行的支持下,段家两代人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向着美好未来奋力奔跑。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