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马哥,忙着呢?”“是啊,这每天就闲不下来,后边的订单排得满满的。”日前,洪洞农商银行赵城支行副行长刘杰走进赵城镇南关村村民马军的辣椒收购站,与穿梭在辣椒堆中的马军交谈。
收购站内火红的辣椒堆成小山,工人们穿梭其间分拣、晾晒、称重,一派繁忙的景象。“这生意是在机缘巧合下一步步做起来的。”提起自己的辣椒收购生意,马军侃侃而谈。2012年,马军开了一家火锅店,本以为凭借着踏实肯干和热情服务能闯出一片天地,但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那时候还是太天真,以为只要好好干就能干出个模样。但没有想到正式经营后才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回想起刚开始创业的那段时间,马军仍不免唏嘘。
看着火锅店惨淡的生意,马军一度陷入迷茫,直到一次与朋友的聚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闲聊中,一位朋友提道:“现在火锅火遍全国,辣椒需求量大得惊人,你要是能把山西优质的辣椒运出去,准能赚钱!”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马军的思路。尽管当时对辣椒行业一无所知,但敢闯敢干的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周边有很多种植辣椒的,也有人从事辣椒经营。自己不会就学,相信总能闯出来名堂。”
就这样,马军踏入了辣椒购销行业,但他并没有马上开始大干,而是先前往四川、重庆等地学习考察。在辣椒种植基地,他跟着辣椒种植户蹲在田间,观察辣椒的生长习性;在调料市场,他厚着脸皮向老板请教辣椒的分级标准;在烘干厂里,他顶着高温,研究机器的操作流程。“那时候我逮着机会就问,学会了很多东西。”马军笑着调侃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2015年,马军回到南关村,把自家院子整理一新,开始了最初的辣椒收购生意。“那时,每天早上我都会早早出去收购辣椒,收回来后在院子里分拣、晾晒。那段时间真是既做老板又当伙计。”马军说,在他的诚信经营下,逐渐在周边有了一定的名气,生意也越做越大,院子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发展需求。
于是,2016年,马军租赁了村里的一块闲置场地,并购置了烘干设备,“做起来才知道,辣椒的市场需求量很大,经常供不应求。”由于本地辣椒规模满足不了销售需求,马军和妻子踏上了外出收购辣椒的征程。“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明确目标,只能在网上搜索哪里种植辣椒,然后再详细了解情况。”正是在一次次的摸索中,马军收购辣椒的渠道越来越多,如今每年从海南开始收购,一直从南往北收购到内蒙古。在夫妻俩的努力下,他们的辣椒购销生意越做越好。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马军发现自己的周转资金出现了困难,“收购辣椒、运输辣椒的费用都不少,这笔钱从哪里去找。”正当马军为此着急时,赵城支行客户经理崔静静的到来,解决了他这一困境。“您好,我是洪洞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宣传彩页,您可以看看,要是有资金需求也可以找我们。”崔静静的介绍一下让马军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现在出现了资金缺口,想申请一笔贷款,需要什么手续?”“只要您的资产和征信良好,就能凭借良好的信誉获得一笔贷款,办理起来也非常方便。”面对马军的咨询,崔静静立即进行了答复。随后,在崔静静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很快便为马军办理了30万元的授信。
获得赵城支行的信贷资金后,马军迅速更新了智能化烘干设备,新设备每天能处理20余吨辣椒,不仅生产效率翻倍,还能精准控制烘干温度,保证辣椒品质。“现在再也不怕阴雨天了,就算下一个月的雨,我也能按时交货!”马军底气十足地说。
马军的辣椒生意红火了,他没有忘记乡亲们。他与周边辣椒种植户签订种植协议,承诺每公斤辣椒保底收购价3.6元,若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格,则按市场价收购。不仅如此,马军的收购站已为当地提供了200余个工作岗位,从分拣到加工的每个环节都能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 “我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都过上好日子,这才叫真本事。”马军豪迈地说。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