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农商银行古城支行:“活水”浇灌大棚“丰景”

2025-05-22 09:25:4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清晨五点,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云层,襄汾县古城镇西王村的大棚种植基地里,村民付金命已经踩着沾满露水的田埂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穿梭在一排排银灰色的大棚间,时而蹲下查看西红柿藤蔓的生长情况,时而举起剪刀修剪茄子多余的枝叶,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在西瓜大棚里,付金命仔细地给成熟的西瓜贴上标签,与工人们一起将圆滚滚的西瓜小心搬运到运输车上,“这批瓜得赶在早市前送到超市,口感才最新鲜。”他一边叮嘱,一边麻利地用麻绳捆扎纸箱。

  2017年,付金命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萌生了种植蔬菜、水果的想法。经过多方考察,他决定从种植甜蜜蜜西瓜起步。然而,创业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资金短缺成为最大的“拦路虎”。建设大棚、购置种苗和灌溉设备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付金命四处筹措,仍有较大缺口。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襄汾农商银行古城支行的工作人员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困境。古城支行副行长刘国栋带领团队迅速对接,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和预期收益后,为付金命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审批发放了一笔10万元的贷款。这笔及时雨般的资金,让付金命的西瓜种植项目顺利启动。

  付金命边请技术员指导,边自己学技术,全身心投入到大棚管理当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种植的甜蜜蜜西瓜因口感香甜、品质优良,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当年就获得了可观的收益。期间有了合作伙伴的加入,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十座增加到了180余座、占地700余亩,同时丰富种植品种,引入辣椒、西红柿、西葫芦、茄子等蔬菜。

  付金命不仅扩建了蔬菜大棚,还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土地。他流转了村头的15亩坡地,种上了芍药花。每年五月,粉白相间的芍药花海与银棚绿浪相映成趣,游客们穿梭其中拍照打卡,阵阵花香引得蜜蜂飞舞。“芍药不仅能观赏,根茎还是中药材,等三年后进入丰产期,每亩能收入上万元。”付金命擦着额头的汗水,眼中满是憧憬。此外,他还在另一处向阳坡地种下20亩果树,苹果树、桃树、梨树错落分布,待到秋季果实累累时,采摘园里总是欢声笑语不断。

  随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古城支行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他解决了资金周转、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等一系列问题。如今,付金命的大棚种植基地已发展成为拥有180余个大棚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同时配套15亩芍药观赏园和20亩生态果园。除了种植高品质的蔬菜水果,他还敏锐地察觉到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积极开展研学采摘活动。基地与周边学校、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前来体验农事活动,学习蔬菜种植知识。每到节假日,大棚里热闹非凡,游客们在这里采摘新鲜的蔬菜水果,在芍药花海中写生摄影,在果林里品尝甜蜜果实,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研学采摘活动不仅为基地带来了新的收入增长点,还提升了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农商银行的助力伴随着我创业的道路,也成了我们追逐农业梦的最强助攻。”付金命感慨地说。从最初的甜蜜蜜西瓜,到如今种类丰富的蔬菜种植,再到多元化的研学采摘项目,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离不开古城支行的金融支持。银行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基地,了解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及时调整金融服务方案,为基地的发展保驾护航。

  付金命的成功创业,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农业梦想,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基地长期雇佣周边村民从事种植、采摘、管理等工作,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付金命还毫无保留地向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更多人投身农业产业,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面对红火的发展场面,付金命的想法更加“大胆”,他想引进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将基地打造成集种植、采摘、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