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田间地头、市场商铺、企业车间……活跃着侯马农商银行张村支行金融“轻骑兵”的身影,他们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悄然滋润着乡村振兴的沃土。今年以来,张村支行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为初心,将金融服务的触角深扎基层,用“深、快、广”的服务底色,勾勒出普惠金融助力地方经济的生动图景。
深入走访问民需
近日,在张村街道办事处褚村的田地里,张村支行客户经理杨飞蹲在田埂上,翻看合作社的作业记录。这样的场景,是该行开展“大走访”活动的日常缩影。为精准对接农户需求,张村支行组建了“金融轻骑兵”,深入辖内13个行政村,走进种植大户的大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仓库和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算“经济账”。
在之前的走访中,张村支行发现智慧农业设备的资金投入成为农户的急难愁盼。褚村的薛师傅想购置无人机拓展业务,却因资金紧张犯了难。杨飞当天就带着“富农丰收贷”方案上门,通过信用评估与流水分析,24小时内完成30万元授信放款。“没想到银行贷款比我买农机还快。”薛师傅道出了对农商银行优质服务的认可。
张村支行还创新“村委+银行”联动机制,联合各村委召开座谈会20余场,精准掌握到各村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今年以来客户经理走进田间地头,重点了解无人机植保、智能灌溉等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及融资需求,”张村支行行长张勇表示,前期走访成为精准服务的“活地图”,为智慧农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数智赋能提质效
“扫码申请,半小时就收到贷款到账短信,这速度比去银行取钱还方便。”个体户王老板在手机上完成“精微快贷”操作后连连点赞。张村支行依托“精微通办”移动平台,将传统信贷流程搬到线上,打造“3分钟申请、1小时审批、当日放款”的数智化服务链。
为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张村支行开展“手机银行信贷课堂”,手把手教群众用手机申请贷款。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客户经理还会上门服务。去年秋收时节,大南庄村粮食收购商刘师傅急需资金收购粮食,客户经理通过现场采集信息,结合大数据风控模型完成审批,半天内100万元贷款到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线上效率提升的同时,线下服务也在提速。张村支行对信用良好的村庄批量授信,约定时间集中上门办理。小里村140户群众通过该模式累计获得授信54万元,平均办贷时间从3天压缩至6小时。
精准滴灌助成长
张村农贸市场的商户陈大哥忙碌地整理、售卖蔬菜,“晋享e付”音箱不时发出收款的提示声。靠着张村支行发放的20万元“富商贷”,陈大哥扩大经营规模,生意十分兴隆。
在服务广度上,张村支行深耕“小个体”。对辖内小微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根据经营周期提供及时的金融支持;对农户则细分“富农贷”“富农丰收贷”,从春耕备耕到秋收销售全链条覆盖。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向小微企业投放贷款800余万元,支持12家企业升级生产线,带动增加就业岗位50余个。
张村支行还多次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宣传活动,利用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为群众推送农业市场信息、技术指导等,帮助群众把握商机,提升种植水平和经营收益。如今,“金融知识进乡村”活动已举办40余场,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张村支行的金融“活水”奔涌向前,浇灌出丰硕的果实。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