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尧都区县底镇的一片田地里,连翘、黄芩等中药材长势良好,这是村民马鹏的一处中药材种植基地。短短数年时间,从最初的100亩发展到2000亩、种植区域从家乡扩展到其他乡镇,马鹏迅速成长为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大户。谈起这些成绩,马鹏总会说:“农商银行是我致富的靠山,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雪中送炭”筑梦未来
尧都农商银行县底支行副行长梁冬琴脑海里清晰记得:数年前的一个冬日早晨,马鹏手里攥着一面锦旗,走进县底支行大厅。当时的他,刚刚在县底支行支持下种植生地尝到甜头,因此特意来感谢农商银行的“雪中送炭”。
2018年,马鹏偶然得知市场对生地等药材需求旺盛,而家乡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生地。这个发现让他找到了致富的好路子。可冷静下来后,他却犯了难:没有种植经验,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足够的承包土地。尤其是资金问题,让他愁得整日唉声叹气。“那时候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眼看着好机会就在眼前,自己却抓不住,如果放弃了真是太可惜了。”马鹏回忆起当时的窘境,依然感慨万千。
就在马鹏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听说农商银行能给提供资金支持,于是找到了县底支行。起初他还有些犹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符合贷款条件、该怎么开口申请贷款……好在客户经理一眼就看出了他的难处,热情地把他迎进了大厅。马鹏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难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客户经理不仅没有丝毫不耐烦,反而立刻跟着他去实地考察。经过详细测算,县底支行很快就为他发放了8万元的“药材贷”。
接力支持开拓前行
拿到贷款的马鹏在村民手中流转了100亩土地全身心投入到药材种植中。他四处拜师学艺,请来种植专家现场指导,自己则整天泡在地里,研究怎么让药材长得更好。“那时候他蹲在地里一待就是一下午,晒得黝黑也不在乎,看自己的孩子都没这么上心过。”马鹏的媳妇笑着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批生地喜获丰收,紧接着连翘、黄芩也陆续产出。依靠着良好的品质,马鹏的药材销路十分顺畅。
有了县底支行的支持和第一次创业的成功,马鹏的胆子越来越大,信心也越来越足,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2022年,马鹏又有了新的计划,继续扩大县底镇流转土地的面积,并且在刘村镇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黄芪、苦参等药材,并建设药材烘干厂。这一次,他面临的资金需求更大。为支持他的发展,尧都农商银行小微事业中心参与进来,与县底支行无缝对接,为马鹏办理了98万元的贷款,并且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马鹏的产业越做越大,我们的服务也要跟上。”小微事业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在尧都农商银行的持续助力下,马鹏的药材种植面积陆续发展到了2000亩,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药材种植大户。
产业兴旺带动一方
如今的马鹏,已经不再是那个为了几万元贷款发愁的普通农民。他建起了自己的加工厂,招募了周边的村民来工作,按日结算工资。“这些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年龄大多在60岁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挣钱,挺好的。”马鹏说。
不仅如此,他还成了乡亲们的“创业导师”,经常有村民上门向他讨教种植经验,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农商银行当初帮助了我,现在我也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乡亲们一起致富。”在马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药材种植的行列中来。
从县底镇到刘村镇,从单一种植生地到多种药材,再到开展深加工,马鹏的药材产业越做越大,而尧都农商银行的金融支持也始终如一。在尧都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的滋润下,越来越多的“马鹏”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实现致富梦想。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