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5-08-14 09:07: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021年12月29日,是载入翼城农商银行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翼城农商银行挂牌开业,掀开了翼城农信发展的崭新篇章。

  挂牌开业三年多来,翼城农商银行全行上下勠力同心、担当实干,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农信时刻”,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农信精彩”,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农信赞歌”,推动各项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飞跃,让高质量发展的壮丽蓝图日益清晰。截至2025年7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94.81亿元,较改制前累计净增33.72亿元,市场占比达38.56%,较2021年末提高了3.01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47.15亿元,较改制前净增16.85亿元。同时,经营利润、员工待遇等方面均有大幅提升,全行呈现出砥砺奋进的蓬勃气象。谈起这一巨变的缘由,作为这场变革的亲历者和设计人,翼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志伟深有感触地说:“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我们坚持改革不停步,全方位深化改革,改出了新气象、新面貌、新成效,努力以奋斗之姿走稳走好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坚守初心

  行稳方能致远

  盛夏的清晨,里砦镇感军村村民谭晓伟在自家蔬菜大棚里忙着采摘黄瓜,这些黄瓜很快将由上门的菜商收购后送到集市、超市,他也能马上拿到卖菜的现钱。在感军村,有很多像谭晓伟一样的村民,依靠蔬菜大棚走上了致富路。感军村蔬菜大棚能够很快形成规模,翼城农商银行的“大棚贷”功不可没。今年年初,感军村响应县里号召决定发展“大棚经济”。为了支持该村发展,里砦支行及时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并将建设大棚群众的金融需求反馈给总行,在经过多次调研沟通后,翼城农商银行精心设计推出“大棚贷”,用贴合群众需求的特色产品服务于蔬菜园区建设。截至目前,里砦支行已经为该村32户村民办理了“大棚贷”,总金额320余万元。看着蔬菜大棚丰收的景象和日益鼓起来的钱包,村民脸上乐开了花:“大棚从搭建到菜苗栽种,再到灌溉施肥都需要资金,多亏了翼城农商银行的支持才让我们干得这么顺利。”

  支农支小、服务“三农”是农商银行的职责使命。面对日新月异的形势,翼城农商银行党委一班人清晰地认识到,农商银行生于农、长于农、兴于农,守住“三农”才能守住根本,赢得“三农”才能赢得生存。“虽然名称改了、外部环境变了,但我们不能忘了来时路,必须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才能赢得未来。”曹志伟说。因此,改制挂牌后的翼城农商银行坚持改制不改向,把深耕县域、回归本源、服务“三农”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源和制胜之宝,千方百计做好金融支农支小、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翼城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冬小麦单产连续五年领跑全省,夏玉米单产首创全省第一,“吨半粮田”经验做法被全省推广。近年来,翼城县委县政府确立了加快建设“全省特优农业优势县”的目标。翼城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紧密贴合群众发展产业需求,优先投放支农支小贷款,确保满足“三农”需求。

  由于特殊的小气候,南唐乡河沄村种植的草莓口感好、含糖量高,深受市场追捧。经过20多年的发展,草莓产业已成为河沄村的主导产业。该村的精品草莓园区也被确定为翼城县现代农业“八大园区”之一,年产量达600万斤、产值超过6000万元。为支持河沄村特色产业发展,南唐支行通过“党建+全面授信”为民服务平台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解决融资急、融资难、融资贵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行还将金融服务贯穿于土壤的休整和改良、幼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销售的各个环节,积极传授科学种植技术,联系对接各大超市和电商平台,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帮助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销售价格,并持续跟进支持草莓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的探索,通过把草莓加工成草莓酱、草莓干、草莓酒等方式延伸产业链,最大限度挖掘草莓产业潜能。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助力草莓产业贷款323笔、金额2170余万元,用金融“活水”浇灌“莓”好生活。

  “我经营果园已经十多年了,从最初的三四亩发展到现在二十余亩,从简单的种植到现在标准化的品种种植,多亏了咱们农商银行的一路支持,我才能发展得这么快。”近日,果农姚师傅向前来回访的北捍支行工作人员说。姚师傅的果园位于翼城县东山优质苹果园区,该园区主要种植“翼脆”品种苹果,面积达到2.2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产值3.5亿元。前几年姚师傅想扩大种植规模,但由于购买种苗、化肥农药、果袋等生产资料支出和人工成本较大,再加上承包土地也需要不小的资金,让他的发展遇上了“拦路虎”。北捍支行客户经理了解到姚师傅面临的难题后,立即上门实地考察,通过“晋享E贷”线上平台及时发放25万元的信贷资金,解决了其燃眉之急。多年来,在北捍支行的大力支持下,北捍片区的果园种植取得了很大成功,目前该支行支持果农641余户、授信6780余万元。果农们的苹果销售渠道也由之前的周边地区辐射到了陕西、广东、广西、湖南等较远省市,销路日益广阔。

  “农商银行的根在农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的职责使命不能丢。我们要充分发挥金融支农职能,聚焦群众发展产业需求,以金融活水浇灌‘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主力军的金融担当。”曹志伟表示。截至目前,翼城农商银行投放涉农贷款20.76亿元,有力支持了樱桃、翅果油、连翘等特色产业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全省特优农业优势县”建设。

  发挥优势

  在竞争中赢得先机

  “只要有10个以上客户群体有同类贷款产品需求,我们就要开发一款适合的贷款产品。”这是翼城农商银行对信贷工作提出的要求。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农商银行如何危中寻机、赢得发展主动,翼城农商银行一班人积极探索。“当前农商银行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有着省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机构人员遍布全县、与群众联系紧密、经营机制灵活等独特优势,只要我们努力把优势做优,就一定能够战胜挑战、乘势而上,实现改革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曹志伟信心满满地说。

  为了让金融产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翼城农商银行大力推进信贷转型,不断优化信贷组合,推出一系列社会认可、适应市场、风险可控的信贷产品。积极拓宽融资担保方式,以政府采购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生物活体等多种抵质押形式,研发创新信贷产品,解决担保难题。同时,积极争取开办一系列新业务填补业务空白,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各界多样化的金融需求。针对县上“一区三园”上下游产业链,该行推出专项信贷产品,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及设备改造、技术项目融资需求。对于装备制造园区,通过为其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资金,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针对高效化工园区,结合绿色金融理念,重点支持企业进行环保技术升级改造。在新材料园区,考虑到企业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给予企业长期的信贷支持,助力新材料研发与创新。在农业领域,围绕八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分别定制专属信贷产品,从果园建设、种苗采购、设备购置、技术升级到产品销售等全流程提供资金支持。

  服务是农商银行的传统优势,翼城农商银行在优质服务上持续发力,赋予“背包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近日,翼浮路分理处“工会驿站”变身成为“心灵充电站”,该行工会特邀翼城县心理咨询师协会老师为环卫工人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关怀派对。这场名为“暖心驿站 ‘翼’路同行”的心灵关爱活动,让环卫工人学会调节心理、缓解压力,为他们注入了满满正能量。这是翼城农商银行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的有力举措。为增强与社会各界的黏性,建立起深厚感情,该行通过增强与群众交流,深度了解其金融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服务方式上,该行由之前的线下为主积极转向“线上线下联动”。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开展常态化、密集式广告宣传、活动宣传、形象宣传,提升农商银行在社会各界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同时,持续丰富线上业务平台,24小时为群众提供服务。

  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始终是翼城农商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装修贷”就是该行依托机制灵活优势,为了满足群众安居乐业而开发的一款特色金融产品。经过精准调研,该行聚焦家装市场“额度需求高、资金占用周期长”的特点推出“装修贷”产品,信用贷款最高可达20万元,结合担保或抵押最高可达100万元。同时,还款方式灵活,最长5年的贷款期限配合多种还款方式,无缝适配不同家庭的收入节奏与财务规划,确保月供轻松。33岁的张栋林就是“装修贷”的受益者之一。他于2021年购买了新房,2024年拿到钥匙后便计划装修,但购买新房时已支出了一大笔资金,面对装修一时有些力不从心。偶然间他得知了翼城农商银行的“装修贷”,便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翼城农商银行营业部了解情况。客户经理刘祥祥热情接待了他,“我们的‘装修贷’不仅利率优惠,而且放款速度快,还款期限也较为灵活,能够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听了刘祥祥的介绍,张栋林心动不已,立即提出了申请,很快获得了20万元的装修贷款。有了这笔资金,他顺利启动了房屋装修,圆了自己的新房梦。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推出、实施、落地,让翼城农商银行的优势更为凸显,与全县群众、个体工商户、企业的关系日益紧密,深深植根于这片沃土,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站稳根本

  倾力服务县域发展

  山西绿海果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大樱桃设施栽培、苗木研发、冷链仓储、高端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首年投放市场就创造了特级果888元/公斤的高价,并代表中国赴智利参加世界樱商大会。从最初的295万元到990万元再到如今4000万元的全周期资金注入,翼城农商银行以“金融主力军”的担当,为企业樱桃产业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如今,绿海果信的樱桃产业园区已成为翼城县的亮丽名片。“县域是农商银行的生存之本,支持县域发展既是农商银行发展的需要,更是农商银行的责任与担当。”曹志伟动情地说。

  为支持县域发展,翼城农商银行积极对接县级、乡镇政府及财政、发改、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建立起紧密、常态化、互助型的合作关系;主动参与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项目投资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等全局性工作,提升对县域市场环境变化的洞察力。尤其针对农业“八大园区”和工业“一区三园”的规划布局,提前谋划金融服务方案,深度参与县域经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结构转型。位于装备制造园区的山西桐封技师学院是省重点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顺利投入使用,现有在校学生3500余人,填补了临汾没有技师学院的空白。在学校建设遇到资金短缺难题的关键时刻,翼城农商银行及时伸出援手,为学院发放4810万元贷款,有力支持了学院建设和正常运营。

  为支持县域“一区三园”发展,翼城农商银行围绕“四圈”需求创新推出差异化服务。农区生态圈方面,相继推出“果园贷”“大棚贷”系列产品,支持八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今年以来累计发放贷款1357户17.24亿元;商区活力圈方面,针对个体工商户“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积极推广“惠商贷”“优商贷”“优享贷”等产品,切实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截至2025年7月末,个体工商户累计授信420户4.37亿元,用信276户3.6亿元,较年初净增0.30亿元;社区幸福圈方面,持续推广“装修贷”“公积金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消费信贷产品,大力提振消费,助力群众提升生活品质;园区产业圈方面,依托中小微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持续落实责任片区包联、常态走访、服务对接工作,建立走访台账,摸清有效金融需求,梳理汇总问题清单,加力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依托“政银合作平台”,对新设企业开展从账户开立、代发工资到办理贷款的“一站式”金融服务,满足企业的多层次金融需求。截至2025年7月,该行支持中小微企业146户、金额16.75亿元。

  改革潮起风正劲,奋楫扬帆当此时。风华正茂的翼城农商银行在省农商银行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高擎改革旗帜,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努力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改革发展之路,开创翼城农商行高质量发展新纪元。

  记者 李永军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