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初秋时节,在古县三合镇高城村村民王连锁的粮食收购站内,四四方方的地坑内堆满金灿灿的玉米,边上的智能化打包机、传送带等配套设备一应俱全。“王师傅,现在收购站内还有多少玉米?”古县农商银行石壁支行行长席晓伟和同事来到收购站内进行贷后回访。“大概还有3万公斤,很快就出售完了,腾出地方等着收购新粮食。”王连锁笑着回答道。
玉米是当地农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都会产出大量优质玉米。20多年前,看中本地粮食资源丰富的优势,王连锁毅然投身粮食购销行业,从最初的用农用三轮收购起步,一步步积累客户、拓展渠道,逐渐在当地粮贸市场站稳脚跟。随着生意规模的扩大,他又开办了农资店,为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必需品,实现了农资供应和粮食收购一体化服务模式。“每年我收购的玉米总量可达300多万公斤。”他说,这些粮食不仅是周边农户增收的渠道,更是他迈向更广阔市场的桥梁。
在经营粮食生意多年的过程中,王连锁不断摸索前进,学习好的经验方法。早年收粮、出粮都要靠人力搬运,效率很低。“要想往更大更好的做,单纯靠人工不行,还是需要机械化。”王连锁说,于是,他上线了机械化的设备。在地坑处,一条管道连接着打包机,打包机边上摆放着传送带。他说:“这些设备能给我省不少时间。机器运转起来,玉米很快就被处理干净,随后打包、装车,整个流程高效有序。”最让他省心的是打包机的“定额设定”功能,客户需要每袋装多少的玉米,只需在机器上输入相应数值,打包机就能精准完成定量装袋,既避免了人工称重的误差,又大幅缩短了包装时间。“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以前大半天的工作量,不管是收粮还是发粮,都轻松多了。”王连锁指着机器介绍。
而在王连锁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石壁支行的有力支持。2021年,石壁支行客户经理潘鹏在进村入户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王连锁需要资金周转。于是,他和同事立即上门详细了解情况,介绍农商银行的利好政策。于是,王连锁立即申请,很快便获得了100万元的授信额度。“要是没有这笔授信,收粮季资金周转肯定会出问题,潘经理他们真是帮了大忙。”王连锁说。
20余年的购销粮食生涯中,王连锁始终坚守着一句朴实的经营理念:“宁愿别人欠自己,不让自己欠别人。”正是这份诚信与担当,让他在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今年,我和生意伙伴在翼城县新建了一个收购站,尝试收购小麦,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子。”王连锁高兴地说。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