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李彩芳:用“心”疏导 同“心”抗疫

2020-04-15 09:19: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我最近两天老是休息不好……”“主要是要放松心情……还要注意一下腹式呼吸法的训练……”4月8日,在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员集中休养的酒店,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彩芳正在用微信视频给从湖北回来集中休养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各级医疗单位的医护、防疫人员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恪尽职守、默默奉献,成为抗疫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在这些“逆行者”中,还有一群特殊的“白衣天使”,他们不仅要给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还要给其他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健康援助,他们就是心理医生,李彩芳就是其中一员。

  70后的李彩芳,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已有13载春秋,多次参加曾奇峰、唐登华、方新等国内知名精神卫生专家的培训,擅长焦虑抑郁、青少年心理问题等治疗。

  1月30日16时,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到市卫健委的委派电话:“武汉返临人员王某,在隔离观察期间,因心理压力过大,有轻生行为,需要心理疏导……”接到任务后,该院院长冯斌带领副院长王艳芳和心理科主任李彩芳立即赶往王某所在的隔离点(医院)。

  原来,1月22日,王某从武汉返临后,因低烧前往发热门诊就诊。经过检查,属于一般感冒,医生建议她回家隔离观察。但是王某以前就经常失眠,靠药物入睡。返临后由于精神压力过大,低烧一直持续,她开始怀疑被感染了新冠肺炎,于1月29日晚主动入院检查。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面对检查结果,王某还是坚持自己被感染,要求隔离。1月30日,隔离观察一天后,王某情绪崩溃,产生轻生念头……

  到达王某所在的隔离病房后,李彩芳了解到,王某因自己所患疾病的不确定性而高度紧张,还特别怕别人对她歧视,再加上单间隔离观察,恐惧感和孤单感导致其失眠、焦虑、处于低烧状态……种种原因让王某崩溃。

  “了解王某的情况后,我和院领导立刻制定了干预治疗方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其错误认知。”李彩芳说,通过耐心的倾听与鼓励,他们很快与王某建立了信任,然后通过健康知识讲解,让王某慢慢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使其原来的错误认知逐渐降低;可是王某还对自己发热不放心,李彩芳又耐心讲解,让其明白由于紧张、焦虑、失眠等原因也会导致发热。通过悉心开导、深呼吸等放松疗法,终于让王某紧绷的情绪得以舒缓,并辅以药物治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专业心理干预,王某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这次在隔离区进行干预治疗的经历,让李彩芳总结出:理解患者,与患者共情非常重要;其次,学习教育要跟上,无论你是否学医,都要了解这次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第三,简单的行为治疗见效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李彩芳积极响应市卫健委的号召、市心理卫生协会和单位的倡议,时时冲在抗疫一线。在隔离区域为新冠肺炎患者和一些武汉等重点地区返临的隔离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在集中休养酒店为支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帮助;应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和市心理卫生协会的邀请,为我市的多名心理咨询师通过网络形式进行团体危机干预等内容培训;还通过网络对部分县市疾控中心防疫人员及一线交通站场的执勤人员讲授焦虑、心理量表等相关知识……

  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封村、封路许多患者无法外出购药或治疗,李彩芳和同事们积极参加本单位的志愿者服务队,入户送药,并发挥自身优势,为患者带来方便、为群众疏解压力。同“心”抗疫,用“心”点通,从“心”出发,为全市人民撑起心灵的保护伞!

  记者 郝海军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